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有很多招式都需要經過一個階段的練習,每一個階段都必不可少,當然更不能求速度而去放棄一個階段直接的跳級進行練習,這是不可取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慢慢的來,這樣才能有效果。
一、太極拳推手和技擊的練習必須經過的四個階段
1.承受力
如今學習太極拳的人,很多人在實踐中覺得抗不住快拳或者摔跤等,就會覺得自己有些地方還沒練好。太極中有句話說的好,太極十年不出門,然后過了十年就認為已經成為高手了,其實不然,真正的掌握太極不是十年八年可以真正掌握的完的。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太極健身尚可,自 衛(wèi)、防身不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 : 1、遇到大力者,身強體壯,連抓帶拉,往往推手時不知所措,無法抵御對方力量,按八法講棚勁不足,自 然無法立足而被推出或擊出。 2、遇到練過其他拳種,擅長發(fā)冷勁者,搭手時未察覺不適,一旦對練時自身狀態(tài)不能調整好,不能聽出對 方勁力的方向和真假,貿然出擊或后退,往往為其所乘,而被擊出。 3、遇到練其他內家拳,如形意拳,八卦掌,大成拳者,拳手樁功較好,下盤較實,自身功力不足時則必輸 無疑。功力相當時失手,多因不了解對方拳勁、拳理,不能全方位防護自身,而被其一擊得手。 因此,承受力的訓練是首要的。其特點是自身防護較好,不會輕易為大力或冷勁擊出。其訓練方法有以下 幾種: 1、站樁: 2、行樁:(單式的訓練) 3、推手練習。
2.肢體整勁的練習
肢體整勁的練習是太極技擊的必修課。所謂太極是指陰陽的變化,只有某一肢體的力量是不能完成陰陽變 化的。整勁的特點就是以你的周身力來對抗對方的局部力,此時太極八法方能初步使用,繃、捋、擠、按、 采、列、肘、靠是八法,其運用是以你的陰陽變化來影響對方,使對方失去平衡。整勁的練習方法較多也很復雜,不過站樁也是基本方法。
3.松勁的練習
松勁的練習一定要加強,所謂的松勁不是軟勁。它的特點是出手的時候沒有自身的僵勁,自身沒有用力,但對方已經感覺到了勁。這就是它的效果。松勁的練習要全身的放松,放松的同時也要把握好力的運用,而不是放松了就沒勁了。
4.聽勁的練習
實際上聽勁的練習是與整勁、松勁的練習是分不開的,其原理在于僵力的大小,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 無論你練到那一步,你都不能說完全沒有僵力,只是相對與你的對手來說或有力或無力,你的力小就能聽到對 方的力,就可以順其自然,粘連粘隨。 五、太極勁的練習: 太極勁實際上就是把松勁練整練圓,松勁雖然以無僵力,但其仍有明顯的方向性,太極勁則無明顯的方 向,周身一太極,隨心所欲,順其自然,陰陽變化,剛柔瞬變。
二、螺旋纏絲的實用價值
“螺旋纏絲”四字對練太極拳者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它的真正用意何在呢?這對眾多練拳者來說又是一個非常迷茫的概念,但是這種迷茫絕對不是身體上體會不到的一個迷,它也不是說不清楚的一個秘密。我在師承的太極拳練法中體會到“螺旋纏絲”的實用價值與《道德經》中“結繩”的文字有聯系,我就根據兒時看到的打繩子過程盤練師承拳架,慢慢地體會出了“螺旋纏絲”在身體中的用途。從直觀上說:太極拳采用螺旋纏絲運動,就是用來強制性地松身體的目的。實際我體會到陳氏太極拳則是利用螺旋纏絲運動方法,在陳氏太極拳獨有的松腰合胯的微妙變化中,將蓄而待發(fā)之勁加入到螺旋纏絲運行之中,使這種融合后的螺旋纏絲運動在陳氏太極拳的應用上得以升華。
“螺旋纏絲”運動方法,在身體運動的演變過程中不知使用了多少年,單單在陳式太極拳的應用上,就已經有了三百多年的歷史記載。在中華民族古老的拳種(身體修煉方法)演變過程中,又有多少密法是密不可傳的呢?這些不是我等泛泛之輩,靠研究幾年太極拳就能揭開的謎底,我的認識只是膚淺的皮毛。但是我知道研究“螺旋纏絲”理論不能脫離開身體運轉,它是在身體運動的基礎上才能認識到的一種理論。螺旋纏絲運動是一種說起來簡單,要想在身體之中體會出來又是特別艱難的一種難事。即使是師承的陳式太極拳練法,其傳拳方式以螺旋纏絲練法為主,但是教練在傳拳過程中也是根據個人的功夫境界,講解螺旋纏絲的使用方法,致使螺旋纏絲在同一太極拳套路中也能分出很多種類,比如說:有的老師傳授太極拳強調雙手的拿法;有的老師講氣沉丹田練法;有的老師講腰胯運轉;有的老師注重根基的練法;有的老師講身體重心轉換是左右移動等等。如果根據陳鑫前輩理論判斷其所傳如此諸多太極拳練法,都是與個人理解太極拳的方式和功夫境界有關系,與《太極拳圖說》中的太極拳定義無關。
可以說螺旋纏絲功是拳架的基礎,它的作用效果可以體現在拳架的運動上,可以感受到身體上強大的掤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