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與力,在未學(xué)拳術(shù)之前,常無法區(qū)別其不同,但已學(xué)拳術(shù)后,就不可不分析清楚了。曾見學(xué)習武術(shù)數(shù)年之久的人,對于勁與力仍莫明所以,殊屬憾事。
應(yīng)當知道,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發(fā),勁由于筋能發(fā),并達于四肢。力爲有形,勁則無形,力方而勁圓,力澀而勁暢,力遲而勁速,力散而勁聚,力浮而勁沉,力鈍而勁銳,這是力與勁的不同。
少林拳中的力,有直力、橫力、虛力、實力之分。直力顯而橫力隱,虛力剛而實力柔。未學(xué)者力直而虛,是真力,已學(xué)者力橫而實,這是勁。勁之中,又分創(chuàng)勁、功勁、崩勁、粘勁等。
初學(xué)者多創(chuàng)勁、功勁、崩勁。創(chuàng)勁太直,難以起落;功勁(藝勁)太死,難以變化;崩勁太促,難以斬接,都是強勁露形而不靈。
一、勁道
藝高者多爲粘巧勁,又靈又捷,不見其形,手到勁發(fā),未中之先無勁,既中之后無勁,唯中肯之頃,疾如閃電,一發(fā)便收,斂氣凝神,毫不費力。陽勁以剛勝,陰勁以柔勝,如大風過處,百草俱偃,這是少林拳中的上乘功夫。楊式太極拳亦然,全尚巧勁而不尚拙力。
一般而言,其人呆力愈大愈厚,則巧勁愈小愈促,所以,勁的門類繁多。
例如,沾粘勁、聽勁、懂勁、走勁、化勁、借勁、發(fā)勁、引勁、提勁、沉勁、拿勁、閉勁、開勁、合勁、撥勁、掤勁、捋勁、擠勁、按勁、采勁、挒勁、肘勁、靠勁、搓勁、噘勁、卷勁、鑽勁、截勁、冷勁、斷勁、寸勁、分勁、抖跳勁、抖擻勁、折疊勁、擦皮虛臨勁等,其中尤以沾粘勁、聽勁、懂勁、化勁等數(shù)勁爲楊式太極拳中所擅長的特點。如果能將這幾種勁瞭解清楚,用之于身,就可以明瞭楊式太極拳的奧妙。
雖然說楊式太極拳至大成時,僅尚意而不尚勁,但初學(xué)者升階由級,入室由門,必須從勁著手。因爲不知用勁,即不明運氣之功,也就不知楊式太極拳的真意。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梢娪脛艑崰憣W(xué)習楊式太極拳的初步綱要。
二、沾粘勁
粘勁即不丟之勁,主前進,是楊式太極拳中需要的基本內(nèi)勁,由推手而來。
初練沾粘勁時,兩手不知所覺,猶如木棍,一段時間后,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膚,逐漸生有感覺。有感覺才可沾粘,才可將敵吸住,爲我所制。
這種沾粘,須由高明教師引領(lǐng),就如蓄電池的過電,教師系有電的發(fā)電機,學(xué)習者爲無電的蓄電池,引領(lǐng)猶如過電,功成則如發(fā)電機已將電輸入蓄電池中,之后蓄電池亦能單獨發(fā)電。欲稱這一過程爲喂勁。就如慈母喂食小孩,日久以后,小孩亦知自食的方法。
所以,練習這種勁到相當程度后,皮膚上有似云似霧的氣,如漆似膠,一遇敵手即不丟離。非但兩手如此,周身亦如此。
其藝愈高者,氣愈厚,面積也愈大。但此氣看不見,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樣功夫者互相感覺。因此,藝高者與人推手時,一搭手即知對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圓圈面積大小。
此勁是練習楊式太極拳推手中重要的內(nèi)容,必須練習。否則,就不能研究其他諸勁,初學(xué)者不可不注意。
三、聽勁
聽勁中的聽,是指周身皮膚感覺的聽。所以,在未練習聽勁之前,必須練習沾粘勁,如果不明沾粘勁,就不能聽。
有的人認爲推手的綱領(lǐng)全在懂勁,而不知道不聽就不能懂(懂其勁作變化)。猶如言語,如不用耳靜聽,就不會解人意,所以欲懂非聽不可。
楊式太極拳的聽勁亦然,非先將己身呆力俗氣拋棄,放鬆腰腿,靜心思索,而斂氣凝神以聽不可。因爲不聽,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發(fā)。由此可知,楊式太極拳中的聽勁,甚爲重要,望學(xué)習者注意。
四、懂勁
能聽,然后能懂,這雖然是一定之理,但是如果聽不準確,也不能全懂。所以懂勁一門也很困難,非由名師口授與自己切實研究不可,而且經(jīng)相當時期后,才能全明其理。
在楊式太極拳推手中,未懂勁之前,雖然易犯頂、偏、丟、抗等病,但是懂勁之后,往往也有斷、結(jié)、俯、仰各病,這是因爲后者正處在似懂非懂之間。斷結(jié)無一定的標準,都因視聽不能準確,尚未達到真正懂勁的境界。
如能閃、還、撩、了、轉(zhuǎn)、換、進、退行動自然,隨心所欲,才可謂真正懂勁。真正懂勁之后,即能得屈、伸、動、靜之妙,開、合、升、降之效。
見入則開,遇出則合,看來則讓,就去即升,果然能達到此地步,可入神明之域。即楊式太極拳論中所云:懂勁后愈練愈精。
在未懂勁前,如果先求尺、寸、分、毫,這是小功,不過是末技而已。所謂能尺寸于人,實非懂勁。必須懂勁后,神而明之,自能量尺、量寸、量分、量毫,能量,然后能節(jié)、拿、抓、閉。
到此境界又分自己懂勁,于人懂勁兩種。自己懂勁,接及神明,能反探戰(zhàn)己身中之陰,時時皆然,欲謂陽得其陰。水火既濟,乾坤交汞,性命葆真,這是修道的要訣。
若于人懂勁,視聽之際,隨遇變化,不著思慮形相而無往不宜,自得太極之妙,此即技擊中之要綱。上述兩種是楊式太極拳大成的標致。所以,習練楊式太極拳者,非懂勁不可,如莫明此道,則難與之論說楊式太極拳。
五、走勁
走勁即不頂之勁,主后退,由懂勁而來,不懂如何能走?譬如人來勢,或高或低,或橫或直,或左或右,或 長或短,原本沒有一定標準,如果不懂其勢,如何能走?
走者,走避人的重力,而不與之相抵。因此,推手時,手部一覺人有重意,即變爲虛。如遇偏重則偏鬆,遇雙重則偏沉之,瀉去其力,隨彼方而去,不稍抵抗,使人處處落空,毫不得力。正所謂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然而,初學(xué)者不遇大勁不走,是尚有抵抗之意,并不是懂勁后真走。走勁的樞紐全在腰腿,腰腿無功,亦屬徒然。學(xué)練者對此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