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太極拳的好處被人們了解后,太極拳教學在不斷的擴展,因為每個人的習慣和領(lǐng)悟不同,太極拳教程在不斷地被人們修改,小編今天想問您一下橫練怎么練呢?不知道沒關(guān)系,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橫練與臨界態(tài)
橫練只有兩個結(jié)果,其一就是練成,但是這種練法很少有人能練成,其二就是被淘汰,這些人占的比率很大。
一般人練拳,既沒必要也不可能這樣來訓練,除非你要從事特種職業(yè)。即使從前職業(yè)武師的培養(yǎng)也不是犧牲健康換取打人能力,因為增長能力終是為了保護自己。
如果自己的健康都沒有了,要那個功夫還有什么用?就象“要錢不要命”一樣可笑,命都沒了,錢還有什么用?與橫練相對應的就是"順練",也就是順其自然地練。
身體是否有傷病決定練的是否順暢,練得是否標準。例如練拳者經(jīng)常會感到全身酸痛,這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膝蓋不只是酸痛,而是傷痛了,常見韌帶扭傷,囊腫積水,半月板撕烈等等,這就不是正常的,而是練過了,傷著了。長勁過程中的酸痛是可以恢復的,睡一覺就能夠減輕,而傷痛就沒那么幸運了,往往連大夫也看不好。
所以我在前面文章中特別提出三種感覺酸痛感、疲勞感、傷痛感,供學者自我掌控練拳的度。別人,即使是水平再高的老師,也只能從外形上看你練得是否得法,但真正有發(fā)言權(quán)的是練功者自己,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正確的訓練方法是做加法,無論你原來是什么身體基礎(chǔ),老弱婦孺病殘,都讓你通過練拳身體得到改善和增強,有病的去病,無病的健身,身體已經(jīng)強健了的就長功夫,充分體現(xiàn)孔夫子說的“有教無類”。
解答到這時,很多人又會想問不是提倡臨界態(tài)訓練嗎?這和橫練有什么不同呢?
確實有不同。臨界態(tài)是臨近邊界的狀態(tài),仍然還在常態(tài)的范圍內(nèi),雖然接近,但沒有超過,如果超過了,就不叫臨界態(tài)了。
以站三體式為例:要求坐滿在后腳跟上,整個身體重心就處在臨界線邊緣,再過去一點就失重,再回來一點就穩(wěn)定,恰恰就在這一線上身體處于穩(wěn)與不穩(wěn)、似穩(wěn)非穩(wěn)的狀態(tài)。
這種狀態(tài)本身是在穩(wěn)定范圍之內(nèi)的,但是又有意識的向不穩(wěn)定靠攏,以訓練開發(fā)自身的調(diào)控能力。它和橫練的大區(qū)別是,它是循序漸進的,是從已知到未知、從低到高的有序過程。
你可以預知并可以掌控這個過程;而橫練是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穩(wěn)態(tài)的突變,你無法預測能不能、何時能、怎么能達到預期目標。
大的不確定性就在于,不知何時身體不“給力”就得退出,而且這種帶著傷病退出后,就是想做個普通健康人也是奢侈的愿望了。
而順其自然,即使每次都達到臨界態(tài),也仍然保持在健康范圍內(nèi),就算練不成很高的武功,也還能夠落一個好身體。
太極拳究竟如何用意才有效
一是歸因于心
境隨心轉(zhuǎn),相由心生,境、相與用意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且用意的作用很大。太極修煉講境界、講動作表相,能通過修煉達真心自性。
但真性自性用意須防貪擁癡慢,修戒靜定慧,即排除心理障礙,求得心念純凈,有正知、正念、正見、正行,無邪思、邪念、邪見、邪行,如此才有用意之基與用意之階。
二是必須具備大宇宙與小宇宙之關(guān)系的基本意念
人體小宇宙,自然大宇宙。小宇宙與大宇宙根性同一。大宇宙制約小宇宙,小宇宙影響大宇宙。太極修煉是為了解決小宇宙與大宇宙的合一,即和諧一致。
太極從用意上來說,太極拳也有其他的拳術(shù)之意,如聚精會神等,但也有其他獨特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