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我們會學到很多獨立拳式,如金雞獨立、分腳、蹬腳、擺蓮等等,在練習這些動作的時候,想必大家都會覺得站不穩(wěn),這是因為大家沒有掌握當中的技巧與要領,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如何在做獨立動作時可以站穩(wěn)。
在任何武功的練習中,我們都需要做到站如松,如果站都站不穩(wěn)了,還算什么武功。
要達到穩(wěn)固站立的目的,就運動力學的角度而言,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①盡量增大下支撐面;②盡量使身體的重心垂直線落在下支撐面的中心;③盡量降低身體重心;④盡量使神經(jīng)協(xié)調(diào)處于佳狀態(tài),尤其是使耳內(nèi)的平衡器官處于佳生理狀態(tài)。以上四個條件是相互有關、不能分開的。太極拳獨立動作站穩(wěn)的基本方法要領其實就是盡量符合這四個條件。
基本要領
一、全身松沉
具體地說就是要感到軀體的所有肌肉都像是依附在自然直豎的脊柱上,沒有為了維持站立穩(wěn)定的橫向用力緊張,除了頭與脊柱,從頭頸上緣開始的所有肌肉都始終向下沉垂,尤其是兩肩、兩胯(髖關節(jié)),胯的松沉要使軀體像被吊放到著地腳的大腿上端,因此臀紋溝處會感到受擠壓,全身的內(nèi)力像流水一樣能夠順流沉降到獨立腳,獨立腳的腳底像灌了鉛一樣沉重,腳底有很大的壓力,就像腳被地面吸附住了一樣,這種感覺很多近代太極拳家用“腳入地三尺”來形容。
當中的技巧在于將要將我的重心放低。
這是身體內(nèi)力沉降引起重心下降的反映。當然,這種反映是太極拳諸多要領長期綜合鍛煉的結(jié)果,太極拳初學者是不可能在短時期內(nèi)掌握的。但有些人說的腳要有如踏在厚厚地毯上或厚厚草地上的綿軟感覺,筆者認為這種感覺實際上反映了全身沁有松沉的重心飄浮。
二、五趾抓地
承擔體重之著地腳的腳趾自然地不同程度地蜷屈,因而趾肚著地,這也就是古太極拳經(jīng)典拳譜所謂的“五趾抓地”。這是由于全身松沉、身體重心下降、勁(氣)從腳起自然引起的,不是腳趾主動用力蜷屈。五趾抓地,會有腳被地面吸住的感覺。
平常人向前走路時一腳著地,五個腳趾幾乎是不承擔體重的,僅僅是后腳離地時腳趾才著地。而“五趾抓地”使得腳趾成了下支撐面的前緣,成了承擔體重的重要部分,從而使下支撐面增大。
增大支撐面就是為了增強我們的平衡感。
雖然每個腳趾肚著地后腳底面積平均前緣向前增長不多,但對于承擔整個體重的腳而言所增大的面積是可觀的,對于穩(wěn)定身體重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推手中是否有“五趾抓地”而與地面相吸的感覺,步法的沉穩(wěn)程度是不一樣的。
許多近代太極拳家都對“五趾抓地”很重視,如牛春明、劉晚蒼、劉石樵等。有人說“五趾抓地”有違松沉,此說法是沒有拳經(jīng)與人體運動力學根據(jù)的。
三、胯、膝、踝關節(jié)不能完全挺直,應保持似直未直、似彎非彎的自然豎直
這樣,腿部似乎是直立的,又有彈簧般的感覺,古太極拳經(jīng)典拳譜所謂“五趾抓地上彎弓”之“上彎弓”就是這個意思。這種狀態(tài)不僅有利于腳下勁力的上傳,而且有利于全身重心的下降與調(diào)整,體重通過足弓的中央均勻分布到腳趾與腳跟,使身體重心垂直線準確地落在下支撐面的中心也就是足弓的中央(這個部位在武術語言中被稱為“涌泉”)。如果腳、腿、胯完全挺直,要使身體重心垂線準確地落在下支撐面的中心往往就會有困難。
四、獨立動作中身軀上升可以配合增加腹壓的呼氣
金雞獨立與分腳等拳式是弓步的前腿蹬直、身軀上升成為獨立的拳式,在身軀上升時應該配合增加腹壓的呼氣,這樣可以使身體重心下降,就會有如乘突然上升的電梯時身體往上升、重心往下沉的感覺,從而增加站立的沉穩(wěn)度。
五、勁從腳而起
無論是提膝還是分腳、蹬腳等,活動的腿腳與手臂不要主動用力,必須由著地腳的沉蹬支撐引起的向上傳遞的勁力通過腰骶部再傳遞到需要活動的腿腳與手臂,腿腳的提膝或踢蹬都應有一種從著地腳的腳底像抽絲樣貫通到活動腳的末端與手臂的末端的感覺。
這樣,一方面增加了站立的沉穩(wěn)度,有腳入地三尺之感,另一方面可以使活動的腿腳具有更強大的力量。在實戰(zhàn)應用中,勁從腳起不僅可以使得提起的腿腳輕靈有力,而且便于著地腳帶著軀體迅速彈跳離開,從而有效地避免“雙重”。這種勁(氣)從腳而起的反應,也是在有了一定松沉功底的基礎上,經(jīng)過長期鍛煉才能漸漸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