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放松”就是說在腿的支撐下,全身各部自然協(xié)調地松下,氣沉丹田。初學時由于對這些問題沒有理解和注意,加上功力淺薄,所以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上述毛病。
可通過增加練拳遍數(shù)放低身法,加大運動量,并且做一些單腿或雙腿下蹲運動及站樁功來克服上述毛病。同時注意松胯、曲膝、圓襠,保持立身中正。
隨著腿部力量的增長,身法的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體內的氣機升降協(xié)調,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強,其毛病就會消除。
這一階段練習,需有3至4個月時間。屆時,身法已得到調整,姿勢已基本正確, 并且隨著練習質量的提高,已有內氣活動的感覺。
疏通經絡 引動內氣
經絡遍布周身,內聯(lián)臟腑,外系肌表,從而溝通人體上下表里,是調節(jié)機體和內氣運行的通道。
“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是極其微小的物質微粒,很難直觀察覺,只能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根據事物的各種變化而體現(xiàn)它的存在。
人體的氣,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稟賦于先天父母之精氣,二是飲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氣,以及存在于人體內的精氣,通過脾、肺、腎三臟的生理功能綜合作用而生成。
《拳論》說:“氣者,生之本,經者,氣之路,經不通則氣不行。”又說:“以吾本身自有之元氣,運行吾身”,“以氣運形, 一氣貫通”。
說明氣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質,只有在經絡暢通無阻的情況下,才能引動與鼓蕩,達到一氣貫通,從而產生防病健身和技擊效果。
前面已經說過,在“調整身法,周身放松”階段后期,體內已有內氣流動的感覺,練拳也有興趣。但是這個感覺如波浪起伏,時有時無,時隱時現(xiàn)。
經過一段時間,甚至會全然無有。這是經絡之氣通流不暢,氣機運行不利,內氣引動不力之故。因此,在這一階段練習中必須重于意念引導,在大腦意識的指揮下,以意運形,使內氣節(jié)節(jié)貫穿。
如有不順之處,可以自行調整身法,以得勁為準。練習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要精力專注,活潑無滯。外形盡量與內氣意識保持一致。
這樣進一步練習一段時間,內氣就會自然暢通,僵勁拙力也會慢慢克服,逐漸達到周身相隨,連綿不斷,內氣會按拳勢要求,產生有規(guī)律的鼓蕩,達到一氣貫通。
形氣結合 如環(huán)無端
所謂“形”是指形體,也就是拳式動作的外在表現(xiàn)。“氣”即指內氣。從醫(yī)學 角度講,“形”、“氣”是統(tǒng)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為用的。
《拳論》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及能收斂入骨”。又說:“以氣運身,務令順隨。”就是要求每招每勢,都要注意以意引氣,以氣運身,順其自然,催動外形。通過形氣結合的反復練習,使內氣周而復始,如環(huán)無端的在體內運行。
努力做到, 周身一致,內外合一,外形在內氣的催動下,一動則周身全動,一靜則周身全靜,動靜開合,起落旋轉,無不順其自然。
在練習過程中,身與手、內與外某 一部位不夠協(xié)調,某一部位即產生矛盾,就會影響內氣的貫通,從而使意氣與形體難以結合。
如動作運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夠,難以適 得其中,在套路架式的練習中,就會產生身慢、手快、眼不隨等散亂現(xiàn)象,不能身手一家,動作協(xié)調。
諺云:“手到身不到,擊敵不得妙;手到身也到,擊敵如摧草”。說明形氣結合,身肢順隨的重要性。這一階段的練習,要注重于意念與形體姿勢的結合,也就是心到、意到、氣到、 形到,使內氣一氣貫通。
同時應當理解,某一部的開合,是全身整體開合的局部表現(xiàn),全身總的毛病,也可以從局部反應出來。因此,凡是調整局部姿勢時, 務必注意整體的調整,從而達到意氣合一。
這一階段的具體表現(xiàn)為:肌膚發(fā)脹,手指發(fā)麻,足跟發(fā)重,丹田有發(fā)沉之感。
周身相隨 內外一致
“周身相隨,內外一到”的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完整的運動體系。陳長興在 《十大要論》云:“太級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于一。
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臟腑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lián)而 為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后相需,所謂一以貫之 者,其斯之謂歟!”此段論述,具體闡明了周身相隨、內外一致,以及一氣貫通的整體表現(xiàn)。
在周身內外相隨一致這一階段,內氣雖已貫通,但很薄弱。在練拳時,稍不注 意或運動不當(如疲勞過度或精神欠佳),都會影響內氣的貫通和運行。
在前一階段,如身、手、內、外產生了矛盾,可以用調整身法的辦法去解決,使姿勢 順隨,內氣貫通。而在這一階段,就不許用調整身法的辦法去解決。
這一階段,要求周身相隨,以內氣催外形。氣不到,外形寂然不動;氣一到,外形隨氣而 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每招每勢,氣由丹田發(fā)起,內走五臟百骸,外行肌膚毫毛,運行周身而復歸丹田,纏繞往來,圓轉自如。
動作以纏絲勁為核心, 以內氣為統(tǒng)馭,形成一個完整的運動體系。“纏絲勁”發(fā)源于腎,起于丹田,遍布全身,處處有之,無時不然,衍溢于四體之內,浸潤于百骸之間,達四梢 通九竅,增長內氣無窮,使內勁收斂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