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小架的特點和概說
陳式太極拳起源于河南溫縣陳家溝,由明末清初的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在祖?zhèn)魅档幕A上,精益求精地創(chuàng)造了太極五套拳、五套錘、十三勢、炮錘,以及槍、刀、劍、棍、锏、鞭等,尤其獨特的還有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形成了完善的流派體系。
在300多年的演變發(fā)展過程中,從陳式太極拳又派生出了楊、吳、武、孫、趙堡等各式太極拳。在陳式太極拳體系當中,被后人稱為“小架”的,是為傳統(tǒng)的一種練習形式。
一、陳式太極拳“小架”概說
陳式太極拳的訓練講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無圈為登峰造極。
歷史上陳式太極拳并無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訓練方法上,師傅為了使徒弟盡快入門,把架型放大,讓徒弟先從大圈、外圈入手。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當徒弟掌握了畫圈走圓的運動規(guī)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過渡到小圈、外圈過渡到內圈,形成勁路沿軀干和四肢變化所傳遞的螺旋纏絲勁,達到外形上不見圈的高級境界。
隨著太極拳的發(fā)展,后人為了區(qū)分陳式太極拳的不同練習方法,拳術上出現(xiàn)了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稱。
大架拳手也要講求將圈逐漸收小,小架訓練也開始講求將圈放大,兩者的訓練過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說。
陳式太極拳大架因一些后人在外走鏢或經(jīng)商而開始向外界傳播,特別是陳氏第十七世陳發(fā)科、十八世陳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請傳拳,使陳式太極拳大架得到廣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
小架由于僅在家族內傳授,且?guī)煶袊栏?,至今鮮為人知。如今的陳式“小架”傳人也開始向外界傳授,但由于起步較晚,普及范圍仍然有限。
當代陳式太極拳“小架”代表人物有:十八代傳人陳克忠、陳伯祥,十九代傳人陳立清、陳立憲、陳伯先等。
由陳氏十六世陳鑫編著的《陳式太極拳圖說》,被譽為武林圣典,其中的拳譜皆為“小架”拳譜。
《圖說》自序:“愚今者既恐時序遷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門別戶,失我真?zhèn)鳎哉n讀余暇極力顯微闡幽,纖悉畢陳。”覽遍全書并沒有陳式太極拳大、小架之說。
由此可知,《陳式太極拳圖說》記載的太極拳架,應該是接近于陳王廷所創(chuàng)拳術的原貌。
二、陳式太極拳“小架”的特點
1.身法
“身忌上躥胡亂擺,寧低不高行平線”。
行拳走架身體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亂擺;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個別動作如擺腳下叉、金雞獨立、鋪地龍等除外)。
2.手法
“雙手相合勿翻動,微貫一氣指肚間;上行不過眉,下行似松開;內轉拇指界中線,外運勿探、沉肘尖;莫貪莫夾、束肋毛膚相挨”。
兩手相合,四六陰陽;瓦隆掌,大、小指相合,意貫拇、食、中指。
手的運動范圍以身體中線為界,左、右手各管半邊,向上行不超過眉毛,向下行意想松開;出手勿貪,回手勿夾,留有余地,中規(guī)中矩。
3.步法
腳踏忌八、丁,切記合足尖;內腳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領先。
以腳跟轉換,步大一腿長,步小一豎腳。
基于開胯圓襠的需要,要求兩腳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腳、丁字腳(造成兩胯根不成窩狀,襠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襠即尖襠,不能實現(xiàn)圓檔。
從胯向下內纏(逆纏),落在腳掌內側大、二足趾上;出步勿貪,伸縮自如,大步不超過一腿長,小步不小于一豎腳。
4.“寧進不退,下在上先”
重心寧進不退;轉換下在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