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太極拳流派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那么吳式太極拳有哪些特點所在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吳式太極拳的特點,以及一些練習方法,一起跟著小編往下學習一下吧!
吳式太極拳特點
吳式太極拳功架緊湊、松靜自然、柔和縝密、招招連綿、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行云流水,輕靈圓活,外松內緊,棉里裹針,內實精神,外示安逸,動作貫串之特有風格。
盤架外觀如“蠕動”,腰、胯、胸、背、頸、肩、肘、腕、掌、以及膝、踝、足掌節(jié)節(jié)伸拔,節(jié)節(jié)收縮,所謂視靜尤動,視動尤靜。
吳式太極拳無多余動作,進退轉換直接,不作徘徊變動重心,動作軌跡都在一個平面圓上,各個平面圓組成一個立體圓,身體各個部位又圍繞著各部的中軸進行螺旋式的旋轉,不見形,絕不是肢體的來回繞轉,動作直接,所謂“大直若曲”。
吳式太極兩腳成“川”字步,無論平行步還是虛步、弓步、斜弓步二腳都是平行的。這與心意六合拳的步型十分相似(心意六合拳兩腳尖一致朝前,并在一直線上,稱為“一”字步),而與其它太極后腳尖外撇不同。
吳式太極弓步與虛步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前弓步為攻為陽為進,兩膝要有蹬撐之勁,后坐步為守為陰為退,要有坐勁,從后坐到前弓,是陰極到陽極的變化,反之亦然。前弓時,百會、會陰、足心三點成一斜直線。后坐時,百會、會陰、足心三點也成一垂直線。
吳式太極身法要求
虛領頂勁,裹胯含定,涵胸拔背,沉肩墜肘,命門飽滿,丹田翻滾,撐膝坐胯,足趾抓地,三心涵空,內外如一。
頭頂旋與尾閭下墜,使各脊椎骨拉開,其間壓力減輕,中樞神經系統(tǒng)靈敏,周天內氣運行通暢。
眼法是雙目視線不離對方之雙眸或胸膛,若目“隨手轉”則大錯。凡心靈一動,即有動作變化,首先用意識作指導,眼神也接著向預定的方向前視,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視線緊隨打擊目標,隨其變化而粘黏之,始終不離之。總之,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說動一齊俱動,說到一齊俱到,內外如一,動靜不二。
每動必由腰胯先動,手隨之,足再隨之。總之,由眼到身,由身到肩胯,由肩達肘達手,由胯到膝到足,節(jié)節(jié)貫穿,周身一家,絲毫無缺陷處。凡拳推手,柔化發(fā)勁,眼法、身法及運動順序,須臾不可離此。如此才能蓄勁如張弓,發(fā)勁如放箭。
平行步與馬步時,外形上看似重心平均,內在則意氣已有分別,弓步、虛步重心所在之腿實而不滯,內有意氣騰挪,所謂實中有虛;虛步之腿虛靈而不浮,須有著落,所謂虛中含實,內氣運行如九曲珠,虛實(指身、意、內勁等方面,內勁像水銀那樣地既沉重又流動靈活,隨意可轉移到某一點)轉換得靈。初則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后則純乎自然,無意無識,渾渾沌沌,一片虛靈。
整個拳過程除下勢外,無起伏,隨功夫越深,坐胯越低,但絕不撅臀,各關節(jié)沉長,伸筋拔骨,動作由開展而漸至團結緊湊。
總之,吳式太極 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太極 拳種。這種特色更表現在其內在功理上,技擊實現上,而不在形式。太極拳有多種流派,特色各不相同,見仁見智,識大識小,就存乎其人了。
吳式太極拳練習方法
太極拳首先要具備“三心”,功夫是無止境的。拳經云“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功夫來不得半點虛假,一刻有一刻,懈怠一分,就有一分后退。因此,第一要有誠心,心誠則靈,至誠如神,誠則生敬,不以小術視之,以武為入道法門,保身家,顧性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不須臾離。第二要有信心,增強毅力,勇于實踐,相信一定能成拳藝,百折不回,認定了,不成功,誓不回頭。第三要有恒心,堅持到底,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古人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絕不能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易經云“君子乾乾終日。”也就說不是一知半解就滿足,既然追求,就要了悟其終極 道理,既然做了,就要做到盡善盡美。人生不能求事事皆成,但求一事有成,方不妄為人生。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凡練功、練拳時,不宜急促行事,需調身、調息、調心后,靜極生動,無極而太極,而生生不息,后復歸無極 ,而完成一套拳、功的練習。
吳式太極極拳訓練步驟可分四部分內容,即:1,內功;2,拳術、推手、器械;3,散手;4,悟道。以及有相應的四個鍛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