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收腹填腰、氣歸丹田
收腹填腰:可使身體返還先天原狀,便于任督二脈通達,真氣運行;
氣歸丹田:使上身虛靈,虛靈則神旺,且使下元充實。
6、頭正、心正、身正
頭為元神之府,心為君之官,身為人之本源。練功時達此三正,雜念自然消除,入靜運氣,寂定歸位,乃防止出偏之根本大法。
練功時要做到以上要點,上功足矣。
拳經(jīng)云:輕搖之以松其肩,柔隨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穩(wěn)其步,待至肩松、身活、步穩(wěn),然后鎮(zhèn)頭領氣,以衛(wèi)其力,力順氣自通,氣通力自重,以此修煉,至其純熟,手、眼步一致,心神氣相通,自能達到自然而然之妙境矣。
孫式太極拳練習方法
1.太極拳的規(guī)矩:
孫式太極拳講究中正平穩(wěn)、舒展柔和,絕不要跳躍等勉強動作,從起勢到收勢,各種動作,各種姿勢都是相互連貫,一氣呵成,使得全身內(nèi)外平均發(fā)展,故有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正因為中正,既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軀體手足上下呼應,內(nèi)外一體,所以必須有嚴格的規(guī)矩。 頭為諸陽之會,為精髓之海,為督任兩脈交會之點,統(tǒng)領一身之氣。此處不合,則一身之氣俱失,所以必須不偏不斜,不俯不仰,直立頂勁,要頂頭豎項。
足能載一身之重,靜如山岳,有磐石之穩(wěn);動如舟楫車輪,無傾覆之患。左虛右實,不實則不穩(wěn),全實則移動不利,容易傾倒,不虛則不靈,全虛則輕浮不穩(wěn),故必須虛實相間,方得靈活自然。 腰為軸心,居一身之中,維持人體重心的是腰,帶動四肢活動的也是腰,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際。
2.太極拳的調息:
練習太極拳要心靜調息,才能獲得好處,經(jīng)常保持思想集中,不開小差,經(jīng)常保持正常呼吸,每次呼吸都要細而深長,直貫丹田(腹式呼吸)。古人常講“凝神于此,元氣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體健康,顏色如桃李”。由此可見練拳時氣息的重要。呼吸是人們從娘胎中帶來的本能,而練太極拳的呼吸正是需要這種本能的自然呼吸。練習太極拳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調息(一呼一吸叫息)。調息的方法是:呼吸時不著意不用力,綿綿若存,似有似無,一任自然。舌要頂上腭,用鼻孔呼吸,嘴要虛合,不要張開。要注意心腎相交,心中意志,下照海底,海底之氣自下而上與神意相交,歸于丹田之中,運貫全身,暢達四肢。先父祿堂公常講: “吸氣時由涌泉過會陰上達頂門,呼氣時只有息息歸臍,每一舉手投足,分布全身的四正八柱等筋脈都要協(xié)調合作,不呈散亂,所以能開合伸縮,力達掌心,運勁如抽絲,兩手似扯綿。”古人認為臟器的病因是:悲哀則腎病,喜樂不均則肺病,憂愁不解則脾病,怵傷思慮則心病;盛怒不釋則肝病。這就說明了百病皆生于氣。所以,練太極拳是以調息方法為主要目的。在練太極拳時要記住拳法中的口訣: “心定神寧,神寧清靜,清靜氣行。氣行則神氣相通。”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需要氣息調理合理。
在練太極拳時不可越出一個“中”字,即使在行住坐臥時亦要不離開這個“中”字,若能悟透這個“中”字,便掌握了自己的重心,重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脈通暢。所以守中就是做調息功夫,就是祖國的吐故納新的導引養(yǎng)生方法。莊子說: “真人呼吸以踵。”是做調息功夫的一種方法,太極拳的調息方法,亦是要呼吸以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