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練習太極拳的關鍵點,不光在于自身的學習,平時的實踐也相當?shù)闹匾?。我們只有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學好太極拳。在技擊的過程中,推手是起到很關鍵性的因素,推體現(xiàn)了功力的高低。
在進行推手的過程中,對于推手中的腰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腰承載著整體力量。
腰功的傳統(tǒng):
腰功的重要性,有許多論述,如:在拳論中有“主宰於腰” 。十三勢歌里有“十三總勢莫輕視, 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間, 腹內松靜氣騰然”。 十三勢行功心解也有“氣如車輪, 腰似車軸”。 這都說明“腰功”在練拳架和推手中的重要。 近代一些太極拳著作中, 也都或多或少的談到了腰的重要。 但遺憾的是都未提出腰的具體練法。 曾聽練傳統(tǒng)套路的老前輩也常講:“進門引路須口授, 功法無息法自修”??谑谑裁茨? 拳架子練熟了以后, 第一步就要口授“腰功”。 把腰練出來, 使內勁通過腰軸的旋轉似離心力的傳導而貫注於四肢尖端,它才真正起到活似車輪的作用。 把“腰功”貫穿在練拳和推手當中, 效果可達事半功倍。 所以,有的老前輩說:“腰功”是練太極拳的推手的絕密, 不肯妄傳。
在體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腰功”與雙重有以下關系:所謂雙重廣義來說,兩手用勁與方向皆相同,為手之雙重。兩腳用勁與方向相同,為腳之雙重。 兩手兩腳同時用勁與方向相同,為全身之雙重 推手時頂牛為雙重,推手時彼攻擊我身體某一部位,我意念馬上注意到被攻擊的部位,稱為意之雙重。這都是雙重之病, 它違反了人剛我柔謂之走的原則。走不是躲,更不是弱。所謂走,首先要腰走 在人體上部位 就是兩個腎臟連同后面的兩塊肌肉 我們統(tǒng)稱這兩部位為兩個腰子,兩個腰子常態(tài)是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對方來力攻擊到兩個腰子中間時,腰當即受制,構成了雙重之病。王宗岳太極拳論云:“每見數(shù)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武禹襄太極拳論說:“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腰功與鍛煉:
我們從生理學的角度去分析,腎的作用是促進我們人體的發(fā)育的功能,維持著身體的生殖功能。
腎壯則精足而氣充,精神而目明。練習“腰功”,對于脊髓神經及植物神經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中醫(yī)理論認為,內臟皆賴髓以養(yǎng)。腰子由腰椎下至尾閭,上至腰背筋膜的背長肌,向上直達背脊頸后。練起“腰功”來,使筋膜不斷伸縮,形成上下節(jié)節(jié)貫穿,一動無有不動。常練“腰功”,時刻注意腰的運動,可以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使精神易于集中。
腰功與推手:
有人提出“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已先動”。 其實這就是一種后發(fā)先至的“腰功”在推手工藝的具體運動
下面舉個例子:彼伸右手的進擊我身體之左側部分,不管真進擊,還是假進擊,都要把他比作剛。要注意身體和手臂不要動,只須將左邊的腰子走上弧向后微微一轉,這時左邊的腰子虛了,左手和左腿也變虛。彼如為實手真進攻,當即落空,彼之力失其中則背矣。如彼假進攻,由實變虛,彼接觸我一剎那,我手腳都不動,左邊的腰子由后向上向前走上弧,我即變實。但須注意,自己的肩,肘一定要放松,用左手向彼身后一指,即可使彼跌出很遠。此虛實全視來者之意而定,彼虛我實,彼實我虛,實者腰一轉忽變而為虛,虛者腰一動而又忽變而后為實,彼不知我,我能知彼,則無不勝矣。
腰承載著身體的力和重要,當發(fā)勁的時候都是腰在提供著力。
推手有腰功符合力學原理,推手的力學分析可分為:剛體力學,彈性力學,場力學。一般退守常碰到的力學現(xiàn)象有:桿杠力,三角力及圓切線力。后兩種力另文討論。 本文就以桿杠力來剖析一下推手中的力現(xiàn)象。例如:彼右弓步,用兩手推我,彼腰部為重心,右腿為支點,兩手臂為桿杠。此時我不采取順乎自然而避開彼之手,也去攻擊彼之身體,即為舍近求遠矣。太極推手,以靜制動,不自作主張,處處從人。彼任何動作都有一方向,我隨其動之方向,用腰功向其手輕輕一擊,彼之手正是杠桿之遠端,彼必落空或跌出。
同理如我進攻彼,彼假如為一重物,彼之前腳為一支點,我之手臂為桿杠之臂,此時用手使力就違背了杠桿受力分析,形成以力相抗。如我手輕使彼不覺,用“腰功”在遠端發(fā)力這就符合桿杠原理,彼必失中跌出。所以在體用中欲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只有真正練好“腰功”才行。一旦練到腰能變幻無窮像一個太極球一樣,可做到圓轉自如,支掌六面,自然就會領會“腰功”的奧妙和威力了。
道理雖然這樣講,但實際運用,就不很簡單,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對于一個死東西,可以用桿杠原理,用棍撬,不用急著從容對付。但對于一個變幻不定的體用對象,他在不停的運動,而且還在不停的攻擊你。這時要在某一瞬間構成一個桿杠力學結構,就會產生一定難度。但只要把“腰功”練純熟以后,即真正避免雙重,解決虛實問題,而虛實變化的標準就是不丟不頂。彼實我虛,彼虛我實。看似舍己從人,實是主宰于我,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我的重心時時在我掌握之中,待到得機得勢,一發(fā)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