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是“拳架”一詞的更口語,更隨意的說法。練太極的都把“架子”掛在嘴邊上。
練套路叫“走架”,叫“盤架子”。師傅對生徒練的套路里的錯誤加以糾正,以及為提高生的套路水平而加以指點,都叫“撥架子”,因為“撥”字,含有“撥正”和“點撥”的意思。
眾所周知,不同的太極門派的架子可以風格特點迥然不同,比如陳、楊、吳、武、孫等等各式拳。
同一個門派里,由于練家的理解不同,往自家?guī)煾邓痰娜锶缛肓俗约业奶幚?,再教給自己的生徒,也會形成不同的架子。
差別大到一定程度,影響大到一定程度,持續(xù)到一定的時間,太極界也會給它一個名份,稱其為某架,比如:“老架”、“新架”、“大架”、“小架”,還有以師傅的姓氏冠名的,比如“X架”,或者以地名冠名的,比如“XX架”。
我以為,每個人都有一種合適的走架高度。找對了自己的架子,只管走架就成,管它屬于哪類!
所以,我們完全不必追求嚴謹?shù)亩x,而是從目的出發(fā),確定自己合適的架子才重要。盡管如此,并不排除在必要時使用具體的判定標準。
影響拳架高度的主要因素是兩腿,也就是說兩腳開步的大小決定著架子的高低。以馬步為例,馬步開步的闊狹可以決定拳架的高低。
我們對站成的馬步的要求,應有以下三點共識
第一:應該盡可能地接近合理的受力結構,即拱形。
我使用“盡可能地接近”一詞,因為人體的解剖結構所限,不能像利用建筑材料或者工業(yè)材料那樣構成橋洞一般完美的拱形。
能通過正確的訓練,使我們的馬步“盡可能地接近”不同弧度的拱形。上文還使用了“受力結構”一詞,所受的力主要指自身重力、自身發(fā)力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以及對手施加在我們身體上的力。
第二:應該滿足拳法所必須的大的靈活性。
第三:在正常乃至較大訓練強度下,應該不會導致訓練者下肢的骨骼、肌肉、關節(jié)(特別是膝關節(jié))發(fā)生損傷。
有了以上共識,我們就有了討論架子優(yōu)缺點的共同基礎,就有了進行取舍而確定自己適合的架子的共同標準。
馬步低時,臀部應稍高于膝關節(jié),即兩腿股骨(大腿骨)自股骨頭到膝關節(jié)處的股骨下端是稍向下的,兩腳之間的距離是一個肩寬加上兩條小腿的長度。
馬步站得高是,高架面腳之間小距離應為一肩寬左右。俗稱“小馬步”。據(jù)洪公均生說,陳公發(fā)科與人推手較技,站的就是小馬步,我管這種馬步叫“尺半”,方便好記。
架子低,適合練腰腿功夫,適合初學時打基礎,適合想把架子打大的人,適合青少年。人到了中年,就可以逐漸把架子站高;以每天走20趟套路為例,也可以低架、中架摻和著走架。
比如,中年里年齡較輕的,可以先走五趟中架,活動開了,走十趟低架,后再按中架走五趟。
年齡越大,走中架的比例越多,低架越少,別等臏骨(膝蓋骨)出了毛病,想走低架也不成了。
到了老年,甚至可以只選中架,條件允許就有時候練幾式低架,甚至把中架、高架摻和著練。
推手較技一律選高架,因為高架靈活,但“尺半”是基本步,到時候該變什么就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