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種種步法皆以丁八步為主,也可稱“不丁不八步”。兩腳前后沿線夾角為60‘左右,每一動作所邁出步都是以腳跟先著地。腳尖翹起,以后腳跟蹬地推動身體重心前移,隨后前腳掌慢慢踏平,進步必跟,退步必隨。
進步退步都要以虛腿的腳尖點地,虛實變化在腳跟,每一轉以實腿腳跟為軸虛實變化,兩腳間的距離在進步與退步定式之后應保持有一腳的距離,步法必須虛實分明。
后腳定勢后是推動身體發(fā)力的主根,不可隨意挪動,更不可離地。前腳調節(jié)人體運動的方向和角度。身體調正,兩腳在定步后不可在一條直線上,始終保持自身重心平穩(wěn)變化。
習練吳氏太極拳捋架與推手應用中的隨曲就伸的問題
隨曲就伸與舍己從人是相輔相成的。舍己從人并非完全把自己一切都舍去服從于對方,而是暫時地局部地隨從于對方去變化,去摸清對方虛實狀況,攻防主動權仍在我方,可更好地利用我方的優(yōu)勢來戰(zhàn)勝對方。
在太極推手訓練過程中,兩手臂的隨曲就伸可從對方的棚、捋、擠、按了解對方曲伸變化程度,摸清其力度的大小和方向及速度,我方繞內圈走小圈去隨從對方而走捷徑進入對方掌握其重心戰(zhàn)勝對方。
但我們的主干腰脊一定要正直,丹田氣一定要充實飽滿,內氣內勁的陰陽變化由我方來調動。
隨曲就伸與舍己從人的內在要求是整體節(jié)節(jié)貫穿,上下一體,同時注重培養(yǎng)和充實自身的丹田氣。
古人言:“善養(yǎng)吾浩然之正氣,外可御強敵,內可固精神也。”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舍己從人,我順人被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一時的隨從,長時的主動。局部的舍己,整體的從己。舍小得大,有舍才有得。
如何學好推手
首先,入門必須循序漸進
推手需要一定的手、眼、身、步法,如果已經練過套路,而且練得不錯了,那么學習推手就具備了基本的入門條件。不論學推手還是學器械,有了徒手單練套路的根基,方能事半功倍。
其次,不可急于求成
一朝成井只是不現(xiàn)實的主觀想法,要一層一層打基礎才能長工夫,技法要一點一滴去學,經過練習、鞏固、純熟、提高的過程。開始不好隨便跟人亂推,搞所謂“自由推手”(目的是如何把對方推倒取勝)。
推手說的是舍本逐末,丟掉太極拳推手的精髓,而摻雜武術擒拿、摔跤等其他方法。
太極拳推手,首先要從虛實變化中穩(wěn)定自己的重心,然后設法令對方失去重心而傾倒。
所以推手不是斗力,以力取勝,而是要學會柔化,要“引進落空”,等到有可乘之機,所謂“合”,才“出”發(fā)放出去。這樣就要靠太極拳本身的搠、捋、擠、按這些基本的技術。
入門也就是先練這些,一般可從定步單推手開始,進而定步雙推手。在把手法練純熟之后才進入第二個層次,即練活步推手,手、步、身法結合一起。在搠、捋、擠、按四種技法運用自如的基礎上進人第三個層次,就是大捋推手,即十三勢的總體練習。
太極拳熟練了,可以運用自如,就可以變化無常的自由推手,同時還應練好基本功,其中包括樁功的練習之站樁。
學習推手的四個誤區(qū)
1、頂就是在與對手推手時勁力相接對項,彼用力,我也用力,以至出現(xiàn)敵我頂牛之病。
對此,我們在學習太極拳推手時,要注意把握“順勢”的技巧。
2、僵就是在敵手進攻勁力作用于我的身體時,自己無法化避開,出現(xiàn)了失機漏勢之病。
3、丟就是在推手時不能將敵手沾黏固牢,而是與敵手脫離,有丟失之病。
4、抗就是用自身的勁力相搏抵制住敵手的進逼,有剛硬而無韌柔之病。
解決誤區(qū)的方法
1、初習推手的人多數(shù)單純地追求技法和效率,急于求勝,因此寸步不讓,導致冒沖、冒進,頂牛角力,技法水平自然不能提高。
2、有的學練者過多地沉醉于太極拳所謂的“化勁”上,你來我化,主觀上認為這是為了防止“頂牛”,而致丟、僵等毛病出現(xiàn),結果使自已一直處于被動之中,更不能有所提升。
結語:綜上所述,吳氏太極拳的創(chuàng)立對現(xiàn)代人有很高的價值,不論是從養(yǎng)生上看,還是從體育等方面看,其都有很突出的特點?,F(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生活壓力大,精神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閑暇之余勤練習太極拳會有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