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營(yíng)養(yǎng)的中醫(yī)解析
文獻(xiàn)選錄
【藥名】冬瓜
【別名】白瓜、水芝、白冬瓜、地芝、濮瓜、東瓜、枕瓜。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60~120g;或煨;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歸經(jīng)】歸肺;大小腸;膀胱經(jīng)。
【功效】利尿;清熱;化痰;生津;解毒。
【考證】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主治】水腫脹滿;淋病;腳氣;痰喘;暑熱煩悶;消渴;癰腫;痔漏;并解丹石毒;魚毒;酒毒。
【各家論述】
1.《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2.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
3.孟詵:益氣耐老,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4.《日華子本草》:除煩。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5.《本草圖經(jīng)》: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
6.《本草衍義》:患發(fā)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
7.《日用本草》:瘥五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