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就需要有克服疼痛、忍受疼痛,并與之抗衡的精神,要有“假如我怕痛,痛就不怕我,而我不怕痛,痛就怕我”的思想。
有很多喜愛太極拳的朋友,在未學之前,認為太極拳很慢,容易學,一接觸后覺得這樣吃苦,往往在這一階段怕字就當頭,失去信心,與太極拳失之交臂,而造成遺憾。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歷,初期練得多的時候,上下樓梯異常困難,在生活上造成很多不便,但在精神、意志上毫不讓步,挺過那一階段走了過來。我所教的年齡在50歲以上的學生也有同樣的經歷。
當他(她)們忍耐一段時日后,疼痛感消失了,但在學習下一套新的套路時,又開始疼痛,而當他們咬牙挺過后,不僅不會疼痛,而且腿力、技術又提高了一個層次,有的還在省、市級比賽中多次獲得前三名。有了榮譽感,對練拳更有信心,還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對太極拳運動的推廣起到了良好的榜樣作用。
三、自我保健手段
有了正確的練習方法和吃苦忍耐的精神后,還更應有自我保健的手段。我們的膝關節(jié)是人體復雜的一個關節(jié),有髕骨、半月板、關節(jié)囊,有脛、腓側副韌帶和髕韌帶,腿、膝前后有足三陰(厥陰肝經、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和足三陽(陽明胃經、太陽膀胱經、少陽膽經)6條經絡通過。膝關節(jié)周圍有陰、陽陵泉、委中、膝眼,外膝眼下三寸有足三里,內踝關節(jié)上三寸有三陰交等穴位。
我們每天練拳后,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緩解疼痛,晚上先用熱水作溫熱敷,然后兩腳平放采用掌揉法、拇指、四指揉法、從大腿根部起依次向下至足掌進行按摩,并對陰陵泉、陽陵泉、委中等穴位用拇指和四指作按、揉法。
手法由輕緩至點按,緩慢而輕,時間長久的手法有鎮(zhèn)靜的作用。經常按摩能夠增強韌帶的柔韌性,減少其損傷的概率。
這樣可以加強局部循環(huán),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將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充分拉長,牽拉肌束,使之放松,而達到氣血通暢,經絡通順,肌肉痙攣緩解,關節(jié)功能恢復等功效。有助于松解粘連,滑利關節(jié),這樣就起到了緩解膝關節(jié)疼痛,恢復膝關節(jié)功能的作用。
重要的一點是在秋、冬、舂、夏季節(jié)特別注意對膝關節(jié)的御寒保護。民間有“熱不馬上脫,冷不馬上穿”的經驗。應該在寒冷季節(jié)和秋冬、春夏交替時加戴護膝,不要讓寒風侵襲膝關節(jié),也不要夏季在空調房里裸露膝關節(jié),使之受涼,如果疼痛實在難忍,可以加用有針對性的外用藥酒進行揉按,但應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
如果人們的自身身體本身有骨關節(jié)病,更應遵循找準正確練習方法,適當控制練習高度和運動量,樹立吃苦精神,加強自我保健意識的思想。使之能與太極拳長此相伴,并能感受太極拳帶給人們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愉悅。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體會和心得,借此機會與各位前輩和愛好者交流,由于本人學識、體驗膚淺,有不妥及錯誤之處,敬請見諒并誠摯歡迎指正。
練太極拳放松可保護關節(jié)
1.練拳開始時,先將全身放松,尤其是兩臂要松得如強子拴在肩上一樣,不可稍有拘束之力,俟身心靜下來而后開始動作。松肩就是想象肩關節(jié)松開。
2.腳上的松柔與會不會開襠沉氣關系極大。倘練拳時,步子大一些,要做到以沉勁為主,每式有起有沉,則兩腳自會達到相當?shù)乃扇?。兩腳要練成像彈力極強的兩個彈簧,能夠進退隨意,靈活多變。
3.松腰要領是腹部臍窩處微微內收(向后收,不是向下壓,也不是向上提)隨之命門虛虛后撐(拉),主要是意念的收和拉,這一動作習慣上稱為"拉腰",實為松腰的竅要。
4.胯比較難松,可做松腰活胯練習。十趾抓地,腳跟站穩(wěn),腰部以上自然中正,腰胯完全放松,以兩髖關節(jié)為軸,在腰的帶動下左右前后往復地劃8字型平圈,繼而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依樣劃圈。也可做轉髖繞膝練習。
松凈了則全身都有沉重的感覺(是自然的重,不是用力),自身微微轉動與空氣接觸猶如水中動作。架子盤久,身愈松柔,就愈是感到身手沉重,也愈感到空氣阻力增大,也就愈是增加了聽力。
內勁主要在練架子里求得,走架中沉肩墜肘,以期肩肘對臂重的體驗;氣沉丹田,松腰坐身以期對上身重力體驗的獲得;邁步如貓行,務使兩腿在虛實轉換中,切實感受到全身重力之壓。
各部有負載肢體重力體驗之日,就是太極拳內勁上身之時。練內勁一般先從手上開始,讓手體驗自重,以后把這個體驗慢慢地擴展到身體其他部位。
內氣是一種細微的本體感覺。心靜,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的緩慢練拳,日久,兩手會有脹熱的感覺,從偶爾出現(xiàn)到練拳時經常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