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清明節(jié)了,大家知道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應該吃點什么嗎?春天的美食是有很多的,而且味道也特別好。清明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這個節(jié)日已經有了許多年的歷史,是十分古古老的一個節(jié)日了。清明節(jié)如何養(yǎng)生?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一下。
雞蛋
清明節(jié)的時候很多地區(qū)都有吃雞蛋的習慣,據說這個習慣是從秦朝的時候就開始有了。當時雞蛋被百姓當做一種很有營養(yǎng)而且又方便保存的食物,到了清明就會拿出來吃。人們不僅吃雞蛋,還在雞蛋上作畫、雕花,非常有意思。
青團
青團也是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應該吃的,它是青色的,而且又是圓形的,所以就有了青團這個名字。青團是使用漿麥草來染色的,外面糯米制成的類似年糕的外皮,中間包著紅豆或者是肉松、豬油等餡,口感很好,近年來十分受歡迎。
艾粄
客家人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喜歡做艾粄來吃,可能對于其他地區(qū)的朋友來說很陌生。其實就是用艾草煮水,然后調和糯米粉,混合芝麻和花生等做成餡,然后像包包子一樣包好之后蒸著吃的一種食物。艾粄帶有淡淡的艾草香氣,別有一番風味。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曲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時節(jié),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節(jié)。在泰寧,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鮮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guī)矩。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里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按罄匣ⅰ睂=o男孩子吃,也受他們喜歡。
薄餅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jié)一家人在掃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里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后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著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qū)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yè)更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