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關注,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通過各種運動來幫助自己達到一種理想的效果,氣功就是其中一種非常出名的運動,它的養(yǎng)生功效一直出類拔萃,歷經千年不衰,所以到目前為止也還有很多的人會來選擇練習。
氣功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法門,一直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得不說這是在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一直以來都頗為受到人們的喜歡,下面就趕緊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關于氣功的知識吧,氣功練習的時候有幾個很重要的要領一定要牢記。
1、松靜自然
松與靜是在練功過程中始終都要貫徹的原則,也是練功入門的基礎。
所謂松,是指形與神、身與心的放松。在練功的姿勢中,不論靜功和動功,都須有一定的肌肉群處于緊張支持狀態(tài),以維持固定的姿勢,在保持姿勢要求的前提下,全身各部肌肉要達到大限度的放松。因此在姿勢上要做到兩眉舒展、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松胯等,都是為了使全身肌肉達到大限度的放松而設的。
在姿勢放松的同時,還要求精神意念的放松,即在練功中要解除一切思想緊張狀態(tài),消除顧慮,使自己有意識地處于一種非常輕松舒適的狀態(tài)。另外,在練功中,還要做到呼吸的放松。呼吸要達到深、長、細、勻,氣沉丹田。這種呼吸狀態(tài),是在意念的支配下,使肋間肌、膈肌、腹肌放松的狀態(tài)下,逐漸訓練形成的。如果憋氣使勁、鼓腹挺腰等用力強練,就會出現胸脅脹滿,腹部脹痛的緊張癥狀,反而達不到呼吸深長細勻的要求。這都是呼吸未能放松形成的。
所謂靜,是指在練功過程中,保持情緒的安寧。靜不是絕對的,是相對動而說的。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大腦時時刻刻都在緊張地工作著,它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安靜休息,以消除疲勞,恢復機能。氣功的入靜就是使大腦達到休息的目的,以恢復大腦機能。氣功的入靜休息與自然睡眠和普通休息又有所不同,它是一種特殊的功能狀態(tài),又稱為氣功態(tài)。
是在靜中有動的情況下達到大腦休息,增強腦功能的一種特殊方法。靜除了內在的情緒安寧之外,還包括外部的環(huán)境安靜。如果能做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可以避免外在環(huán)境因素的干擾,以保證入靜。
松與靜兩者又是互相促進的,放松可以幫助入靜,入靜又可進一步促進放松。故松與靜是不可分割的。
所謂“自然”是指練功的姿勢、意念和呼吸等各方面,要順乎自然而不能勉強硬練,過度追求。但順乎自然又非聽其自然、放任自流,而是在意識的引導下,根據松靜的原則進行鍛煉。這就是所謂松靜自然的整體原則。
2、動靜結合
是動與靜的相互配合,這有兩種含義。一方面是指在練功方式上動功與靜功相互配合。因為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各有所偏,所以專練靜功或動功會有陰陽失調之虞。如能二者相互配合,動靜兼修,內外并練,自當更有裨益。動靜結合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動功時,要掌握動中有靜,即在外形動作的條件下,思想安靜,注意力集中在各種動作上及呼吸運氣上,即所謂以靜馭動,動中有靜。練靜功時,在思想安靜、意念集中的條件下,可促使內氣產生,使氣血運行的感覺更為明顯,這種內動現象又更能促使思想的集中,即所謂靜中有動。故動與靜是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
應如何掌握動靜結合的鍛煉,這要根據練功者自身的具體情況而定,年齡、性別、體質、病情、練功進度等都要考慮在內。如年齡較大的,體質較差的,病情較重的,可以先練靜功,待體力恢復、病情好轉時再加練動功。如以保健養(yǎng)生為主的,可以動靜兼練。體力好的以練動功為主,體力差的以練靜功為主。
在練功的動靜時間次數上,也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而適當掌握。一般早晨可以先靜后動,以利于白天投入工作;晚上可先動后靜,以利安眠入睡。如在療養(yǎng)院或已休息者,在下午可以加練動功或靜功1次。一切根據具體情況,以中醫(yī)陰陽辨證為指導,靈活掌握運用。把動靜結合起來,更能增強效果。
3、意氣相依
“意”是指在練功中意念的運用。“氣”是指在練功中呼吸的運用和內氣運行的感覺。意氣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故在氣功鍛煉時,一是不要片面強調以意領氣,專門在呼吸動作上下功夫,如故意延長呼吸和故意停閉呼吸等,這些都是主觀意識上強調“以意領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