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釀法
米酒千燈人喜歡在臘月里釀米酒,自釀自飲,享受農(nóng)家田園之樂。
唐代有“把酒話桑麻”和“樽酒家貧只舊醅”的詩句,可見當時農(nóng)家已有自釀自飲和用米酒待客的風俗。釀米酒先要把糯米(五六十斤)浸上一天一夜,第二天撈起來淘盡,晾十多分鐘后放在蒸籠里蒸熟;接著把糯米飯倒入適中的缸里,加適量清水和藥酒,然后用木棒攪勻。
米缸四周用裹上一層厚稻草,上面鋪上草連子,讓米飯在里邊發(fā)酵。
這樣經(jīng)過7~10天后,掀開草連子,在米缸中再加一些清水(1斤米約加3斤水),再過四五天,糯米飯就釀成了米酒。這種自制米酒略有甜味,有營養(yǎng),冬飲一杯能舒筋活血,祛寒提神。剩下的酒糟可做小菜,撈上一小碗,放些蝦仁或咸菜,可制成可口的佳肴。
在國外怎樣作米酒(酒釀,甜酒)到中國店買袋裝的糯米五磅,酒麴一袋(兩枚裝)。
先用水將糯米泡開(半天就夠了),漂洗干凈。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
將瀝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 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么也蒸不熟。這有失敗 的經(jīng)驗。
將一枚酒曲研成粉末待用。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 許涼水,用手將糯米弄散。用水要盡量少。將酒曲撒在糯米上,邊撒邊拌,盡量混均勻。不要性急,撒一層,混勻后再撒。
留下一點點酒曲。將糯米轉(zhuǎn)移到發(fā)酵的容器中。大一點的電飯鍋就好。泡糯米也是用它。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 實。放完后將后一點酒曲撒在上面。
用少許涼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nèi),再用手將糯米壓 一壓,抹一抹,使表面光滑。后用保鮮膜覆蓋在糯米上,盡量不留空隙。蓋上蓋子。放置在保溫的地方,比如衣服筐里。 我是將容器放在烤箱里。老式烤箱里面總有一點火苗,剛好可以保持溫和的溫度。這是偷懶的法 子。好還是用衣服被子什么的保溫,冬天室內(nèi)溫度不穩(wěn)定。大約過三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