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拍在發(fā)球時松些好
球拍在發(fā)球時松些好,靈活!而且有轉動,手腕轉動方向的平面與胳膊的直線垂直,擊球后,要稍微"顛一下"身體,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時回到標準準備動作。
為了“顛一下”身體,擊球瞬間腳后跟要抬起來。打球要有4個意識,盯球判斷來球,移動腳步,擊球,還原。
19、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
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而不能上托,越要壓住球,前傾的要比發(fā)力小時多點。攻球時手腕要有點弧線,這樣球速要快一些。
20、四分之一定律
開始練習正手攻球,要牢記個1/4,一是,手臂揮拍的軌跡是1/4園,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揮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圓弧。
21、拉加轉球時要“雙腿”下蹲
下蹲時,先碎步側身讓開球的路子,然后“雙腿”下蹲,而不是“1腿弓,1腿蹬”,是身體稍微一側,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時,右腳蹬地不要使身體有竄高的動作,應該感覺重心是平行移動。
球拍要沿著球的下降軌跡引拍,當球下降到合適位置,再向上拉,這樣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轉弧圈動作要領調(diào)整位置側身;雙腿下蹲;胳膊放松;向上發(fā)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調(diào)整步法和擊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22、要把腰下去借力擺短
對于擺短的感覺是一定要上步,身體要探入球臺,把腰下去使重心盡量靠近球,用重心控球才穩(wěn)有把握,這樣就有了一種把身體爬在球臺上的感覺。
要借力但在借力的同時還要根據(jù)球的旋轉和旋轉的強弱控制拍形,控制球的方向盡量讓球不出臺,不論是在球臺的端線還是球臺的側面,在后還要下切一下或向下一戳,使球具有一定的下旋,同時千萬不要擺高了否則再短也沒用。
23、北肘-虎爪
北肩北肘法就是正手擊球時要盡量側身轉體,使擊球前準備姿勢為左肩向前,右肩向后并下垂,完成右腳實、左腳虛的重心交換;擊球時,蹬腿、提臀轉髖,重心從右實左虛變?yōu)樽髮嵱姨?,擊球完畢,球拍揮至頭前,肘尖指前。對方球臺仿佛地圖方向的北,整個擊球過程故為北肩北肘法。
24、晃動-假動作
接發(fā)球時要用眼神、余光、隱蔽的出手拍形來牽制對方的注意力。接發(fā)球時用突然的變化形成晃動的接發(fā)球。目前男子臺內(nèi)球的處理上,單純、單一的動作已經(jīng)不多了,大多加上了晃動,以蒙蔽對方。
雖然這是專業(yè)選手的先進技術,但業(yè)余的也有必要借鑒一下,研究一下。
25、盯球方式-節(jié)奏、起落和焦距
打球一定要盯球,盯球一定要有焦距和節(jié)奏起落,不能無意識的死盯。初學者的不當習慣是認為當來球很固定時可以不看球,以為可以不盯球或誤以為自己盯到球。
盯球時常常眼睛沒有焦距,眼神沒有節(jié)奏和起落,所謂眼睛要有節(jié)奏是指眼神要有松緊,該仔細盯或不需盯要分清楚,如果你從對方回球、下桌、過網(wǎng)、下己方球臺、彈起、擊球、都用力盯球那眼睛勢必會很累。
而且球速若很快也會來不及盯球,因此眼神必需略過一格提早回到本身球臺準備擊球,至于眼神起落,意即眼神不是平視而是有起伏,尤其當球落己方球臺時。
如果眼神沒跟球下桌,球彈起時眼神也跟不上來,那是瞄不準球的。還有要會用身體帶動眼睛,當對方回擊球到己方球臺時,常發(fā)現(xiàn)有些人不轉動頭部而用斜眼看球,頭都不動,有些人則是頭轉來轉去,斜眼又沒準心,其實應該是身體微微向左右轉帶動頭部看球。
結語:學打乒乓球是一件看似簡單,實際很難的一項健身運動。相比羽毛球來說乒乓球場地小,裝備小。更加考驗選手的敏銳度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度,通過上文了解到了怎樣打好乒乓球,希望大家能夠正確學習,把咱們中國的國球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