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yù)備式
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右手掌心與左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diào)勻,全身放松,靜坐1~2分鐘。
2、按揉百會穴
首先將手指的中指放在百會穴上,然后適當(dāng)用力按揉0.5~1分鐘。有升陽舉陷的功效。
中醫(yī)認(rèn)為,脾主升清,主運化,脾陽虛,則中氣不好,所以會導(dǎo)致中氣下陷,而中氣下陷的結(jié)果,就是內(nèi)臟下垂移位,胃下垂也屬于這種情況。升陽舉陷,則達(dá)到提升陽氣的作用,陽氣足,胃下垂情況自然消失。
3、掌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是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將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適當(dāng)用力揉按0.5~1分鐘。有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功效。
4、團(tuán)摩上腹
先把兩只手疊放在一起,然后放在小腹上順時針按摩小腹。這種方法能有助于寬胸理氣、健脾和胃。
胃下垂的調(diào)理食療方
確診患有胃下垂的患者,平時也可采用以下食療方調(diào)理。
豬肚黃芪湯
材料及做法
豬肚1只,黃芪200克,陳皮30克。將豬肚去脂膜,洗凈,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扎緊,加水文火燉至豬肚熟,再加適量調(diào)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5只豬肚為一療程。
功效
黃芪為補氣要藥,陳皮理氣健脾,和中消滯;豬肚能“補胃,益氣”。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健脾胃,行氣滯,止疼痛,對于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胃下垂,頗有效驗。
豬脾棗米粥
材料及做法
粳米100克,豬脾2具,棗10枚。先把將豬脾洗凈切片,放在鍋里面慢慢翻炒,然后加入大棗、粳米再放一點水進(jìn)去煮,可酌加白糖調(diào)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
豬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棗和胃養(yǎng)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共煮成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有康復(fù)保健之效。
蓮子山藥粥
材料及做法
豬肚1只,蓮子、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將豬肚去除脂膜,洗凈切碎,蓮子、山藥搗碎,和糯米同放鍋內(nèi),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功效
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山藥、蓮子、糯米補中益氣而養(yǎng)胃陰。脾胃得補,則中氣健旺,下垂的臟器即可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