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沉”
下面,再談談“沉”的問題。所謂沉,即氣沉丹田,松沉入地;經絡全開,軀干所系,皆下沉也。練拳時,全身松凈,即為沉也。沉即氣不上浮,上浮為病。氣,即內氣,也有的書上叫中氣。陳鑫云:“不滯不息,不乖不離,不偏不倚,即是中氣。”太極拳是內家拳,強調內功修煉。當代太極拳家馮志強先生說:“練內功,首先是練內氣。氣為勁之體,勁為氣之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內氣質量的高低,即反映出太極功夫的高低。練內氣,就要意守丹田。俗話說:“拿住丹田練內功”,這里所說的“丹田”即中丹田。它位于肚臍深處的神闕穴內。中丹田為內氣的“發(fā)源地”、“總倉庫”、“蓄水池”。
心靜體松,經常意守丹田,使小腹飽滿,要注意心火下降,心腎交流,兩腎抽換,這樣才能達到,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虛至虛靈的效果。“培其根枝葉自茂,潤其源流脈自長”。丹田氣足,然后在意念的引導下,順督脈而上經百會、神庭、人中,通過舌頭搭橋而接于任脈,再順任脈而下,經膻中、神闕、達于會陰。然后,松腰落胯,使內氣經兩腿內側下沉,從涌泉穴入地。此為濁氣,將其吐盡。然后,再將清氣提起,順兩腿外側而上至命門,沿督脈而上,往復循環(huán)。即所謂大周天循環(huán)。再練習開合,開時,丹田之氣,貫于末梢,上達于手指,中指領勁,下貫于足趾,需把內氣貫足;合時,末梢之氣,收于丹田,需把內氣收成一團。練拳時,以意領氣,以氣運身,每一動作要求作到意到、氣到、勁到。久而久之,丹田氣足,通經活絡,營衛(wèi)全身,祛病強身,體魄健壯。陳鑫云:“氣不由中心丹田而發(fā),則氣無所本而失于狂妄;氣不充至肌膚毫末,則功夫短少而氣歉,則外強中干,必至失敗。此內勁不可不研練也,果能研練至此,則神乎其技也。”
以上所述是關于練氣的方法,其關鍵是一個沉字。武禹襄云:“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王宗岳云:“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 陳鑫云:“胸要含蓄,氣降丹田,無留橫氣于上。”這些太極前輩所言,都說明沉氣的重要性。說到這里,也許有人要問,氣沉丹田,松沉入地等都好理解。開得時候,氣貫末梢這與沉又有什么關系呢?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很好理解的。因為氣本是一種物質,且為流體,在心靜體松的情況下,周流全身,本身就有沉墜之感。氣貫末梢時要把內氣貫足,要充至肌膚毫末。這就是太極高手為什么會兩臂如棉裹鐵異常沉重的原因。因此,沉乃太極拳之根基。能沉氣,腳下即有根,不怕被人推倒;能沉氣,就能做到勁起于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能氣沉,則神凝,周身極其虛靈,其用大矣。
隨著自己太極功夫的提高,對于松與沉的理解也會不斷提高。這時才會逐步發(fā)現,原來松和沉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只有松才能沉,反之,只有沉,才能真正放松。松不離沉,沉不離松,氣沉之松,才是真松。練太極拳要松,而且要大松,要松透;練太極拳要沉,而且要大沉,要沉透。所謂一松百松,松得周身毫無拘滯之力,軟若無骨;同時要沉氣,周身如皮囊,充滿混元之氣,松沉而富有彈性。兩臂松得如掛在肩上,同時又極為沉重,如灌滿鐵砂,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全身上輕下重,兩腳落地如大樹之根深深扎入泥土之中,身體如枝干,雖經歷狂風暴雨,能隨風搖擺而不倒。這種松沉持以虛無的氣勢,是以神和意來統(tǒng)率的,感覺異常靈敏,在推手中能作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后發(fā)先至,意在人先,化敵于無形,攻敵于不備,勁起陡然,冷快絕倫,松活抖彈,入里透內,所謂撒去全身皆是手也。此時才真正體會到原來太極拳的松沉竟有如此神妙的威力。
松沉無止境,奧妙無窮盡。練一層功夫,得一層奧妙。練太極拳要處處注意松沉,時時注意松沉。“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 但在練習中不要刻意追求丹田之氣,更不要去關注氣的走向。平時練拳要心靜體松,虛領頂勁,提起精神,注意力放在拳的要領上。意守丹田,但不能死守,要若即若離,順其自然。“練理不練氣,練氣則滯,滯則不靈,練理,理直而氣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習練太極拳一般有三階段,即柔順階段、沉著階段和虛靈階段,以太極拳的剛柔來說,就是積柔、成剛、剛柔無跡、虛至虛靈。雖有三個階段,而又密不可分,待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升華。而在柔順階段,首先要解決的矛盾就是在去掉拙力僵勁的同時培養(yǎng)和建立柔順之勁。應從“松沉”入手來解決這一矛盾。如果初學者一上來就求輕,則不僅不易去掉拙力僵勁,而且會更拘謹、更緊張。若專求輕,還容易導致神意渙散,氣勢散漫而偏軟。而由松沉入手,不僅可以松化掉拙力僵勁,而且會松中有沉,益于柔順的培養(yǎng),又易漸入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