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哲學思想主要的就是陰陽五行學說。一般認為中國陰陽五行學說是一種樸素的辯證唯物學說,對此哲學家自有其充足的理由。五行學說把構成自然的基本成份歸于金木水火土,從我們現(xiàn)在掌握的知識來看是樸素簡單了點,比如說光和電應當屬于哪種成份?蛋白質和核酸又應當歸于哪一類?這里麻煩就比較大了,你就不好分類了。但是我總是覺得陰陽學說與對立統(tǒng)一學說并不是有本質的區(qū)別。兩者都承認了事物具有兩個方面,相互依賴,相互轉化。陰陽學說絕的是陰陽圖,真是一大發(fā)明。一張白紙稱為無極,畫上一個圓圈,稱為無極生太極,中間一條曲線分成黑白兩個部分,稱為太極生兩儀,中間的曲線表示了陰陽的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特別是黑白兩個半球中各有一個與之顏色相反的小圓圈,表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個圖可是說把陰陽學說的基本思想簡單明了完整形象的表現(xiàn)了出來,在陰陽學說的推廣普及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請問古今中外哪個哲學家能把他們的哲學思想用這種方式表述出來?
馬克思當年要是能夠讀懂中文,看懂陰陽圖,讀透陰陽學說,那么他在建立他的對立統(tǒng)一學說時就用不著費那么大的勁去讀什么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東西,沒準還會發(fā)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的感慨。你可以說陰陽學說樸素了點,可你得承認它絕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它也是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總結升華出來的東西,即使在科學昌盛的今天看,陰陽學說也是一種基本符合事物本質和客觀規(guī)律的學說。雖然我們的祖先在分析思維方面不是那么出類拔萃,沒能在金木水火土上再下點工夫分析分析,探討探討,從而在全世界率先發(fā)展出現(xiàn)代的科學體系,可我們的祖先在綜合思維和掌握事物的總體的能力上在當時的年代可以說是獨領風騷的。
正是中國人在很早便具有了在當時的年代基本符合客觀世界的先進哲學思想和掌握事物總體的能力,這使得中國人可以從獨特的視角看待客觀事物,特別是在看待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上形成了獨特的天下思想。中國人把世界看成是天下這一個整體,在這個基礎上發(fā)展了一套獨特的政治謀略,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對內對外的政策制定。當然由于古代交通的不發(fā)達,當時的天下只限于中國人所能達到的范圍。粗略的看,中國人的天下觀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中國人的天下觀,中國人把政治權力,也就是朝代的更換看作是一個天下興亡的過程,是個“成王敗寇”,“分分合合”,“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的陰陽轉化過程,中國人的這種共識保證了政治體系的變更不會導致社會文化傳統(tǒng)的割斷,統(tǒng)治者也是以奪取統(tǒng)治權為目的,而不會對前朝的文化傳統(tǒng)進行徹底的毀滅。雖然帝王輪流坐樁,但江山只是換了一層皮,文化傳統(tǒng)這個骨肉可以心安理得的依然保留。這對于中華文化的延續(xù)是十分重要的。
二,從天下觀的角度出發(fā),才能看清天下的興衰過程,從而才能制定出維持政權的長治久安和對待鄰國的長期的戰(zhàn)略。這是從古至今我們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我們的歷史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一次我在印度的一個網(wǎng)上論壇看到印度人討論中印關系,有一個印度人就嘆道中國人看事情都看五十年一百年之后,我們印度人只是看明天能發(fā)生什么。政治上的長期戰(zhàn)略當然對于文化傳統(tǒng)的鞏固和延續(xù)會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