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療法
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湯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蒲公英煎液口服并漱口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可清熱解毒。
取新鮮蒲公英100g,干品50g。洗凈水煎,飲藥液并含漱。
一日數(shù)次至愈止。
方1
組成:鮮冬青葉適量。
用法:洗凈后放在口內(nèi)嚼爛,吐出咀嚼出來的水,留藥渣在口內(nèi),敷于潰瘍處,半小時(shí)后吐去藥渣。每次用1片葉子,每日3次,3天為1療程。
病情較重者。每次可用2片葉子。如有復(fù)發(fā),可以再用。亦可將冬青葉烤干,研成粉末,噴敷患處。治療時(shí)間以飯后半小時(shí)為宜。
方2
組成:鮮馬鞭草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3
組成:鮮竹葉卷心9g,鮮茅根9g,鮮崗梅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劑。
附注:小兒劑量酌減。
方4
組成:山毛萎(又名小腸風(fēng)、四十八癥)15g,細(xì)辛15g,兩面針根莖皮100g,冰片3g,樟腦3g。
用法:將前3味藥用75%酒精500ml浸泡于玻璃瓶內(nèi),1周內(nèi)濾取藥液,加入冰片、樟腦溶解混勻,密封備用。治療時(shí),以小棉簽蘸藥水輕涂患處,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