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醫(yī)治療與保健
一、 病因病機(jī)
祖國醫(yī)學(xué)稱糖尿病為“消渴”,其病因多與稟賦不足、腎精虧損、氣血失和、臟腑虛弱有關(guān),而嗜食肥甘、貪戀醇酒、情志不遂、精神壓力、起居失常、久坐少動(dòng)等都是其誘發(fā)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本病病位在肺、胃、腎三臟,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型,基本病機(jī)是陰虛燥熱,陰虛為本,燥熱為標(biāo),上焦肺燥陰虛,津液失于輸布,則胃失濡潤,腎乏滋助。
中焦胃熱熾盛,灼傷津液,則上灼肺津,下耗腎陰。
下焦腎陰不足,上炎肺胃,致使肺燥、胃熱、腎虛三焦同病。
二、中醫(yī)辨證治療
1、上消
肺熱津傷: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shù)。
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味。
2、中消
胃熱炙盛:多食易饑,形體消瘦,大便干燥,苔黃,脈滑實(shí)有力。
治則:清胃瀉火,養(yǎng)陰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黃連、梔子等。
3、下消
(1)腎陰虧虛:尿頻量多,渾濁如胭膏,或尿甜,口干舌燥,舌紅,脈沉細(xì)數(shù)。
治則:滋陰固腎。
代表方: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龍骨、牡蠣、龜板、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蠶繭、黨參、黃芪等。
(2)陰陽兩虛:小便頻數(shù),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面色黝黑,耳輪焦干,腰膝酸軟,形寒畏冷,舌淡苔白,脈沉細(xì)無力。
治則:溫陽滋腎固攝。
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櫻子等。
三、中醫(yī)適宜技術(shù)應(yīng)用
1、針灸治療
中國針灸治療糖尿病,在 2000 多年前就有記載,一般以三消分型論治。
上消取穴:主穴:胰俞、肺俞、太淵、心俞、少府, 配穴:少商、魚際、膈腧、金津、玉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