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典籍記載
1、《新疆大蕓》管花肉蓯蓉,補腎精虧損,多由恣情縱欲,或少年誤犯手淫,至命門火衰,精氣虛寒,或思慮憂郁,損傷心脾,或因恐懼傷腎,也有因濕熱下注,宗筋弛而痿的。
但主要是腎陽虛衰而痿。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有溫煦形體,蒸化水液,促進生殖發(fā)育等功能。
腎陽虛衰則溫煦失職,氣化無權(quán)。
因而發(fā)生畏寒肢冷,性機能減退。故見男子陽痿不舉或不堅,且伴有頭暈?zāi)垦?、腰腿酸軟、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精神萎靡不振等。
2、《本經(jīng)》: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yǎng)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癥瘕。
3、《別錄》: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
4、《藥性論》:益髓,悅顏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壯陽,大補益,主赤白下。
5、《日華子本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chǎn),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遺瀝,帶下陰痛。
6、《本草經(jīng)疏》:白酒煮爛頓食,治老人便燥閉結(jié)。
7、《本草經(jīng)疏》:肉蓯蓉,滋腎補精血之要藥,氣本微溫,相傳以為熱者誤也。
甘能除熱補中,酸能入肝,咸能滋腎,腎肝為陰,陰氣滋長,則五臟之勞熱自退,陰莖中寒熱痛自愈。
腎肝足,則精血日盛,精血盛則多子。
婦人癥瘕,病在血分,血盛則行,行則癥瘕自消矣。
膀胱虛,則邪客之,得補則邪氣自散,腰痛自止。
久服則肥健而輕身,益腎肝補精血之效也,若曰治痢,豈滑以導(dǎo)滯之意乎,此亦必不能之說也。
8、《本草匯言》:肉蓯蓉,養(yǎng)命門,滋腎氣,補精血之藥也。
男子丹元虛冷而陽道久沉,婦人沖任失調(diào)而陰氣不治,此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從容之名。
9、《本經(jīng)逢原》:肉蓯蓉,《本經(jīng)》主勞傷補中者,是火衰不能生土,非中氣之本虛也。
治婦人癥瘕者,咸能軟堅而走血分也。
又蓯蓉止泄精遺溺,除莖中熱痛,以其能下導(dǎo)虛火也。
老人燥結(jié),宜煮粥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