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葫蘆壺的典故
葫蘆壺是紫砂壺中常見的一種經典壺型,之所以常見和經典,這是由于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而且又有“福祿”的吉祥寓意,人們常用其來辟邪和招寶,意蘊豐厚。
葫蘆壺屬于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藝人們的喜愛,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
據(jù)記載,曼生小時候家境貧寒,讀書十分用功,數(shù)十年寒窗苦讀,終于考取功名。為官之后,清正廉潔,兩袖清風,自家的親戚大多都是貧苦人家。一天,他一遠房外甥來看望曼生,竟然拿一擔青葫蘆作為禮物。曼生不覺得禮物單薄,對外甥熱情款待。那外甥雖然家境清貧,但是喜愛讀書,臨走之際,說道:“區(qū)區(qū)葫蘆不足為禮,送福送祿與舅,恭賀親舅福、祿雙全。” 曼生很是喜歡,接連感謝。在外甥走后,曼生拿著葫蘆一個個的看,覺得很可愛,就隨便拿了一個,放在桌子上參照畫畫,畫完之后,越看越有趣,又將紫砂壺形,按照葫蘆樣式,重新描繪出來。
本來就是隨手描繪,那想到一畫成真,尤其是壺鈕上的小環(huán),更是點睛之筆,曼生大喜,就將此壺名為葫蘆壺,有“福祿”雙全的美意。
此壺在壺鈕置一小環(huán),最為特別,尤其是輕輕把玩,叮當之音不絕,有如曼生細語送福,可謂情通古今,情趣盎然,壺似葫蘆,情寄相思。
其壺質地細柔,造型古樸,典雅迷人,觀此壺有沉著之氣,不僅意味淳厚,氣勢沉雄;也矯健勁朗,沉中蘊清,壺鈕小環(huán),盎然生情,精雕細琢,巧奪天工。曼生以葫蘆形意茗壺,吉祥雅趣顯矣。
現(xiàn)如今,時下最珍藏的便是楊彭年制的套環(huán)鈕葫蘆壺,這款壺器身灑冷金斑,壺體設計新穎。造型呈葫蘆狀,壺流短直而微向上翹,把成半環(huán)形,蓋頂設有套環(huán)鈕裝飾。整器形制的線條以渾圓為主,十分流暢。壺腹陰刻行書銘文:“為惠施,為張蒼,取滿腹,無湖江。”署“曼生銘”。把梢下有“彭年”方印,壺底鈐“阿曼陀室”方印。此乃陳曼生、楊彭年兩人默契配合所制之壺,可謂珠聯(lián)璧合,“壺依字傳,字隨壺貴”,為鑒賞家視為鐘愛的“曼生壺”。
葫蘆壺
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葫蘆也不例外。它是藝術品也是很好的遠古文化傳承的載體,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其作品大多出于民間藝人之手,由于他(她)們以歷史題材為基礎,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去創(chuàng)作,因此形成葫蘆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人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葫蘆是由圓構成的,象征著和諧美滿。而葫蘆作為紫砂壺的形狀之一,出自于曼生。
曼生自幼家境貧寒,故飽讀詩書,刻苦用功,十年寒窗,終成正果,得以入仕途,卻不忘為官清廉,兩袖清風,親戚亦多為清貧之家。一日,一遠房外甥來訪,竟以一擔青葫蘆為禮。曼生不覺禮薄,熱情款待。侄兒雖清貧,卻也酷愛讀書,臨走道別:“區(qū)區(qū)葫蘆不足為禮,送福送祿與舅,恭賀親舅福、祿雙全。”曼生大喜,連聲道謝。外甥別后,曼生捧葫蘆逐一觀看,甚覺可愛,遂信手拎起一只,置于案頭作畫,畫畢再觀,越覺有趣,重又置筆墨,依葫蘆作紫砂壺式樣。
本是信手涂描,豈料一繪成真,壺鈕上之小環(huán),更是點睛之筆,曼生樂之,遂命名紫砂葫蘆壺,取“福祿”雙全之意。
此壺特別之處在于壺鈕置一小環(huán),輕輕把玩丁當之音不絕,有如曼生細語送福,可謂情通古今,情趣盎然,壺似葫蘆,情寄相思。其壺質地細柔,造型古樸,澤地典雅,貴如甌彝。觀此壺有沉著之氣,其一曰意味淳厚,氣勢沉雄;其二曰矯健勁朗,沉中蘊清,壺鈕小環(huán),盎然生情,精雕細琢,巧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