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七老之王寅春
不識字的紫砂巨匠
王寅春制作茶壺以又快又好而著稱。他制壺造型雍容大方,規(guī)矩挺括,光潤和洽,口蓋準縫嚴密,令人贊嘆不已,人稱“寅春壺”。王寅春從古人“斫木為模”的成型方法中得到啟示,創(chuàng)出了以木模搪胚的方法,提高了工效且使造型更為精確周正。而為了能使作品口蓋更為嚴合,他還請德國專家專門制作了薄型金屬片樣板,高度精密,當時國內沒有設備和技術能達到。新中國成立后,王寅春被政府邀請成為著名的“紫砂七大老藝人”之一。上世紀60年代,他多次承制國家禮品,為國家、集體做出了很大貢獻。
民國時期,幾乎大多數(shù)紫砂名藝人都有被古董商邀請到上海仿制紫砂古董的經歷。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動蕩,人們的生活也自然艱難。作為藝人,制作的也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生計也更難有保障。而只有一部分被列為紫砂高手名手的能成為古董商邀請的對象。盡管也有個性剛毅的藝人不愿替商家仿古,但終究多數(shù)還是為生活所迫。但卻也因此使很多紫砂藝人的工藝技藝、藝術眼界有了極大的提高。
王寅春也因為出色的紫砂技藝于上世紀30年代中期到上海為古董商龔懷希仿制紫砂古器,使他有機會接觸到了很多明清的紫砂精品。他反復揣摩歷代名家經典作品的造型特點,研究古人的制作手法,把握住各前輩名人造壺的形和神,成功地復制了時大彬、徐友泉、陳子畦、陳鳴遠等諸位大家的作品,也成就了自己的藝術造詣。
王寅春是紫砂制作功力很深的藝人,又是位勤奮多產的名藝人,制作茶壺以又快又好而著稱。他所制的茶壺,造型雍容大方,規(guī)矩挺括,光潤和洽,口蓋準縫嚴密,令人贊嘆不已,人稱“寅春壺”。
王寅春制壺又快又好一方面是基于他深厚的藝術功力,同時也在于他善于冥想巧思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規(guī)。上世紀30年代中期,有一次“吳德盛”陶器公司有300只小花盆的生意因限定兩月內交貨,無人敢接,因為合同要求逾期不交貨要罰款,當時王寅春家中因為人多且弟弟們尚小,生活非常艱難。為了能維持生活,王寅春明知難做還硬是接下這單生意。但如果按照正常的制作方法要按時交出合格的300只花盆是件極難的事情。王寅春從古人“斫木為模”的成型方法中得到啟示,創(chuàng)出了以木模搪胚的方法,提高了工效且使花盆的造型更為精確周正。這也是王寅春為日后紫砂成型方法的完善即增加了用模具搪胚準型的方法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