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兒童腸套疊
兒童腸套疊臨床癥狀與嬰兒腸套疊相比較,癥狀不典型。起病較為緩慢,多表現(xiàn)為不完全性腸梗阻,腸壞死發(fā)生時間相對比較晚。患兒也有陣發(fā)性腹痛,但發(fā)作間歇期較嬰兒為長,嘔吐較少見。拒統(tǒng)計兒童腸套疊發(fā)生便血者只有40%左右,而且便血往往在套疊后幾天才出現(xiàn),或者僅在肛門指診時指套上有少許血跡。兒童較合作時,腹部查體多能觸及臘腸型包塊。很少有嚴重脫水及休克表現(xiàn)。
檢查
1.腹部超聲
為常用檢查方法,可以通過腸套疊的特征性影像協(xié)助臨床確定診斷。在腸套疊橫斷面上顯示為“同心圓”或“靶環(huán)”征,縱切面上,呈“套筒”征。
2.空氣灌腸
在空氣灌腸前先作腹部正側(cè)位全面透視檢查,觀察腸內(nèi)充氣及分布情況。注氣后可見在套疊頂端有致密軟組織腫塊呈半圓形,向結腸內(nèi)突出,氣體前端形成明顯杯口影,有時可見部分氣體進入鞘部形成不同程度鉗狀陰影。診斷明確的同時也可加壓進行復位治療。
診斷
當患兒出現(xiàn)陣發(fā)性哭鬧不安、嘔吐、果醬樣血便,腹部檢查觸到臘腸樣包塊時,即可確定診斷。但臨床有10%~15%病例,來院就診時缺乏急性腸套疊的典型表現(xiàn),或只有其中1~2個癥狀,此時應仔細檢查腹部是否可觸及包塊,右下腹是否有空虛感,肛門指診觀察指套上是否有果醬樣黏液便,以便進一步確診。必要時做腹部超聲等輔助檢查,協(xié)助診斷。
治療
小兒急性腸套疊分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在非手術療法中有空氣灌腸、鋇灌腸和B超下水壓灌腸復位療法,其中空氣灌腸復位已被長期廣泛應用。
1.非手術療法
空氣灌腸復位腸套疊:采用自動控制壓力的結腸注氣機,肛門插入Foley管,肛門注入氣體后即見腸套疊腫塊各種影像,逐漸向回盲部退縮,直至完全消失,此時可聞及氣過水聲,腹部中央突然隆起,可見網(wǎng)狀或圓形充氣回腸,說明腸套已復位??諝夤嗄c復位率可達95%以上。
空氣灌腸復位并發(fā)癥:嚴重并發(fā)癥為結腸穿孔,透視下出現(xiàn)腹腔“閃光”現(xiàn)象,即空氣突然出現(xiàn)充滿整個腹腔,立位見膈下游離氣體。拔出肛管無氣體自肛門排出?;純汉粑щy,心跳加快,面色蒼白,病情突然惡化。應立即用消毒針在劍突和臍中間刺入排出腹腔內(nèi)氣體。
2.手術療法
指征
(1)腸套疊經(jīng)空氣加壓灌腸等非手術復位未成功者。
(2)發(fā)病超過24~48小時,臨床疑有腸壞死者。
(3)復發(fā)性腸套疊,尤其發(fā)生于兒童者。
(4)成人腸套疊。
手術前應糾正脫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禁食水、胃腸減壓,必要時采用退熱、吸氧、備血等措施。麻醉多采用全麻氣管插管。
較小嬰兒可采用上腹部橫切口,若經(jīng)過灌腸已知腸套疊達到回盲部,也可采用麥氏切口。開腹后顯露腸套疊包塊,檢查有無腸壞死。如無腸壞死,用壓擠法沿結腸框進行腸套疊整復。腸套疊復位后要仔細檢查腸管有無壞死,腸壁有無破裂,腸管本身有無器質(zhì)性病變等,如無上述征象,切除闌尾,將腸管納入腹腔,按層縫合腹壁。對不能復位及腸壞死的病例,應行壞死腸段切除吻合術。
預防措施
1、應避免腹瀉,尤其是秋季腹瀉,家長應高度警惕此病的發(fā)生。
2、平時要注意科學喂養(yǎng),不要過饑過飽、隨意更換食品,添加輔助食品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3、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各種容易誘發(fā)腸蠕動紊亂的不良因素。
4、如果一個健康的嬰幼兒突然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陣發(fā)性哭鬧、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大便帶血,精神不振時,應想到是否有可能會得腸套疊。
5、主要癥狀為腹痛、嘔吐和果醬般血便。
結語:看了上面的內(nèi)容,想必大家應該對小兒腸套疊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小兒腸套疊的癥狀表現(xiàn)和防治措施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應該注意他們的飲食,注意天氣變化,以便于增減衣物,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