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似修心養(yǎng)性
練功練拳是修心養(yǎng)性、靜養(yǎng)身心的全過程。人有三寶精、氣、神,又有七情和六欲。三寶無損身健康,三寶有損則生病,耗盡即死。
人在幼年,不受七情六欲之憂,可以保持人身先天之三寶。到成年后,眼、耳、口、鼻、舌、心、意等七竅的活動逐漸增多,太過了則精、氣、神三寶逐漸有所損傷,導致陰陽之氣不平衡,陽衰陰盛,身體漸衰,抵抗力減弱。
若受到六邪外感與七情內(nèi)傷,就會生病。六邪外感首先是風,一風可生百病,由皮膚毛孔侵入肺,再傳至其它各經(jīng)臟腑。受風后極易感受其它五種邪氣,亦可同樣傳至其他各部位,產(chǎn)生病癥。
所以要外避風寒內(nèi)避氣,修心養(yǎng)性保三寶,使精不離位,氣不離體,神不離身,養(yǎng)精養(yǎng)氣養(yǎng)神,此為靜養(yǎng)三寶。眼為見性,耳為聽性,心為勇性,三性合一為靈性。氣血全身通暢,三寶復虧不愿,既可祛病養(yǎng)生,又能延年益壽,打拳自有威力。
心靜神舒、持之以恒
習練太極拳應力戒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許多習練者在三個階段易放棄,需要過三關。
一是初學階段要過為難關
初習太極,身體僵硬,動作不甚協(xié)調(diào),易使人感覺自己太笨、無靈性、不適合習武而放棄。
二是習練半年要過枯燥關
習練半年后,新鮮感漸失,每日按時重復演練,易因感覺枯燥無味而放棄。
三是一年半后要過氣餒關
堅持習練一年半至兩年,自感比較刻苦,然而進步不大,銳氣盡失,易因氣餒而放棄。習練過程亦即對自己意志的磨練過程,意剛志堅,鍥而不舍,何患無成?
實戰(zhàn)為準、力戒“花架”
拳沒有一個動作是空的,都是有用。并依此作為衡量正確與否的標準。很多習練者無視用法要求,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演練的視覺效果,因而枉費功夫,令人惋惜。
太極拳的松沉勁如何練出來
1、做動作時不許端肩膀,也就是做動作時大限度地使肩膀保持自然站立時的高度放松狀態(tài)。
2、動作慢,運勁如抽絲,雖動尤靜。慢才能隨時檢查肩膀及手臂的狀態(tài)(都不準使勁)。
3、除了動作的特殊要求,一般情況下肘抬起的高度必須低于手腕(以手腕把手臂領起。如同有一根繩把手腕吊起來,肘和肩即下墜,但又跟著向上走)。
4、腰胯的放松必須建立在中正安舒的基礎上。上身自然直和正。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相信您對太極拳的功效已有了解,練太極拳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其有獨特的中醫(yī)養(yǎng)生效果,男女老少練太極拳能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