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沒事的時候可以抱著手機一整天,或者是網(wǎng)購成癮癥,幾乎不想踏出家門。其實,心理學家說,這些癥狀都表明,你可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心病”,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具體有哪些“心病”吧。
心理學家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心病”,高壓和忙碌的現(xiàn)代生活是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現(xiàn)在和傳統(tǒng)心理疾病對應的新型“心病”,正在不斷的蔓延,到底是哪些“心病”,我們又要怎樣應對呢?下面就一起學習一下吧。
拖延癥
明明知道自己要做某事卻死活不想干,今天的活非得拖到明天,甚至不到火燒眉毛絕不動手……你是否也是個“拖延癥”患者,每次下定決心要改卻屢屢失敗?
美國心理學家弗拉里博士提出,拖延主要有3種類型:找刺激型、逃避型和優(yōu)柔寡斷型。雖然拖延不算病,但嚴重時帶來的內(nèi)疚感、自卑感和生活的無序感,會讓人異常焦慮。
北京安定醫(yī)院心理危機干預與壓力管理中心主任建議,一方面我們可以把一個比較負責的任務劃分成幾個小任務,爭取一個一個完成,并且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獎勵自己一點時間放松。另一方面是要學會消除不必要的干擾,將效率提到高,比如在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關閉自己的手機。
選擇恐懼癥
在計劃經(jīng)濟的年代,我們購物的選擇性比較低,但是,時至今日,幾乎每件商品都有不同的品牌,每個人都可以依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美國一項調(diào)查顯示,人每天平均要做出大約70個選擇,不少人在選擇會糾結(jié)不已。
武警總醫(yī)院心理科主任許建陽解釋說,選擇困難癥的背后,可能是種不自信或逃避責任的心理。事實上,正如國外諺語所說:“有選擇權的人是富有的人”。許建陽建議,在面對選擇時,應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通過對比優(yōu)劣幫助下決心。
另外,要增強自我安全感,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不必事事追求完美。
強迫癥
就算知道自己不停在做的事或在想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卻無論如何也停不下來,而且越想越緊張痛苦。”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督導王國榮說,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強迫癥,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學會減弱強迫思維至關重要。美國精神病學會給出了一個“15分鐘法則”:當出現(xiàn)強迫想法后,努力將強迫行為的發(fā)生推遲至少15分鐘。以洗手為例,當你又想洗手時,不妨先問自己:“且慢,我真的需要洗手嗎”,過5分鐘后,再告訴自己“我沒有立刻去洗手,好像手也沒那么臟”,再過5分鐘后,告訴自己“這是強迫癥在作祟”,后5分鐘可以試著轉(zhuǎn)移注意力。
手機依賴癥
很多人手機不離身,沒帶就會有各種不適;聚會時總會下意識地不停翻看手機……手機逐漸“綁架”了我們的生活。有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平均在5小時以上?!吨袊嗄陥蟆飞鐣{(diào)查中心則發(fā)現(xiàn),71.8%的受訪者認為手機依賴現(xiàn)象很普遍。
西英俊表示,嚴重的依賴可能轉(zhuǎn)化成強迫癥、焦慮癥。對此,日本有關專家介紹了3個遠離手機依賴癥的小訣竅:一是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如外出別帶手機充電器;二是關掉手機信息通知功能;三是設置復雜密碼,能讓人感覺解鎖麻煩。
網(wǎng)購成癮癥
網(wǎng)絡購物省時省力,但也導致一些人一網(wǎng)購,就埋沒在無數(shù)個相關產(chǎn)品鏈接中。王國榮認為,網(wǎng)絡購物之所以會上癮,主要與網(wǎng)絡購物空間的極大極豐富,能為一些精神空虛者提供精神“托養(yǎng)所”;購物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緩解壓力,提高人的自信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