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豐隆穴
位于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脛骨前緣外開2寸處。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豐隆穴能“健脾胃,化痰濁”,常用于治療咳嗽痰多。
偏癱,咽喉腫痛,癲癇等。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豐隆穴對改善脂代謝也有作用。
可用于降血脂的輔助治療,與足三里共用效果更好。按摩手法:用叩法,同足三里。
11、承山穴
位于小腿腓腸肌腹下正中(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足太陽膀胱經(jīng)的承山穴,可以祛濕升陽,對排除體內濕邪有奇效,常用于治療腰背痛、痔瘡、脫肛等癥。特別是防治腓腸肌痙攣效果很好。
按摩手法:用叩法,同叩擊委中穴相同。
握空拳,用食指掌骨端叩擊使出現(xiàn)酸脹感,叩擊50下。也可用踮腳的方法。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小腿肌肉與心臟強弱有很大關系,鍛煉小腿肌肉,可以強健心臟。
12、太沖穴
位于足背第一、二趾縫間上1.5寸處。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太沖穴有“疏肝理氣,通經(jīng)活絡,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疏瀉下焦?jié)駸嶂?rdquo;。
常用于高血壓、閉經(jīng)、頭痛、目眩等癥。
與曲池穴合用,可加強降高血壓效果;與陽陵泉穴合用,可提高輔助治療肝炎效果。
按摩手法:擦法,用手指在太沖穴來回壓擦1-2分鐘,使之有酸脹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