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趣聞發(fā)生,那您知道多少呢?那您知道歐洲貴族曾將金制牙簽掛脖子上嗎?您知道105歲老人每天化妝做發(fā)型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你不知道的生活史趣聞,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你不知道的生活史趣聞
一、喝酒碰杯為防對方在酒里下毒
您知道我們在喝酒的時候為什么要碰碰杯字嗎?現(xiàn)在只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的出來的說法。
傳說,古希臘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舉杯飲酒之時,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樂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顏色,舌頭能夠辨別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
怎么辦呢﹖希臘人想出一個辦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傳到耳朵中 。這樣,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樣,也能享受到喝酒的樂趣了。
然而另一種說法是源于古羅馬。古代的羅馬非常崇尚武術,經常性的會開展 一系列的“角力”競技比賽。在開始競技前選手們習慣一起飲酒丙炔碰碰杯子,這樣是為了以示相互勉勵的意思。
由于酒是事先準備的,為了防止心術不正的人在給對方喝的酒中放毒藥,人們想出一種防范的方法,即在角力前,雙方各將自己的酒向對方的酒杯中傾注一些。以后,這樣碰杯便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禮儀。
二、吐痰:內涵豐富 被林語堂視為“國粹”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社會學教授羅斯·孔伯(Ross Coomber)目前的課題是關于吐痰的社會學研究。5月,他自費到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亞洲六國進行調研,有了一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在中國、印度和韓國,吐痰行為很普遍。印度人愛嚼檳榔,嚼檳榔要吐汁,因此在印度無論男人女人窮人富人都會吐痰,他們吐在街上、墻上、垃圾箱里、下水道里。
在韓國,吐痰的大部分是男人,他們經常一小撮人聚在街上垃圾箱旁抽煙,然后把痰吐在垃圾箱或下水道里,但很少直接吐在地上。
但是在中國的吐痰卻有著不一樣的意思,假如您是在上海繁華的陸家嘴這樣的商業(yè)中心,大家是不會隨地吐痰的,但是如果是在一般的火車站廣場或鄉(xiāng)村集市上就毫無顧忌吐痰。
羅斯·孔伯認為,不應預設性地把吐痰視為“極其惡心的”,這種行為背后有著歷史的、文化的因素。事實上,在西方,吐痰被建構為不文明行為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此前人們也肆無忌憚地吐痰;而在很多國家,吐痰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中國,很多人認為吐痰是排出身體的毒素。以亞洲文化來看,西方國家的人將噴嚏打在手帕上,然后放進口袋里,這更惡心,比吐痰還要糟糕。”
不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吐痰都有著豐富的內涵
在漢語中,跟“吐痰”或者說相對程度輕一些的吐口水相關的動詞有唾、啐、吐、呸、咳等。人家往自己臉上吐口水,不擦掉而讓它自然干掉,這叫“唾面自干”。
把口水吐在手上,然后跟對方握手,表示達成協(xié)議,這叫“唾掌而決”。
李白有詩句“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民國時馬寅初講課講得“唾沫橫飛”,以至于一些坐在前排的學生說“聽馬先生上課,要撐把雨傘”,可見唾沫漫天不但不惹人厭,還是雅事。而女子刺繡時,停針換線、咬斷繡線時,口中常沾滿線絨,隨口吐出,俗謂“唾絨”,也是可以入詩的,南唐李煜《一斛珠》詞云:“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
所以林語堂在《吾國吾民》中把吐痰視為“國粹”:“那吐痰的動作普遍有三拍,起先二拍是準備那后的一吐的咳嗽與掃喉嚨的聲音。那后的一吐是一種急而強的聲音作出來的,是慢板后的急眼。如果吐痰吐得合乎美學,我倒委實不介意細菌會因此而播散到空氣中去,因為我曾親受過這種細菌,而沒有覺到對我的健康上有什么顯著的影響。”
也因此,痰盂(也叫唾壺,小一點的叫痰盒)一直是中國人的必需品。唐魯孫在《也談痰盂》一文中寫道,當年無論大宅小戶,凡是來客起坐的地方總有一只或一對痰盂,以供客人痰嗽或磕煙灰之用。
冠冕人家大廳正中炕床之前,一對二尺多高銀光晃耀的白銅痰桶是不可少的用具;普通人家,也得有一對藍邊白搪瓷的擺著,少了它就好像短點什么似的。
傳教士福開森曾盛贊:“中國人用痰盅吐痰實在高明,如果怕不衛(wèi)生痰盂里灑點消毒藥水,再加上個蓋子,豈不是盡善盡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