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人除普遍使用化妝品外,已有了“妝點”、“粉妝”及“妝飾”等化妝專用名詞。擅長化妝的專門人才和從事制作化妝品的人已經(jīng)出現(xiàn),使用美容化妝品已不僅僅是為了打扮,同時也是彌補生理缺陷的需要。在《華佗神醫(yī)秘傳》里載有美容外用復方10則,治面上黑色、粉刺及瘢痕等;劑型有粉、膏等。
隨著醫(yī)藥學的逐步發(fā)展,各種美容方法亦隨之而起。如東漢名醫(yī)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載有美容
飲膳方“甘枯速溶飲”,用以“利咽喉”、“美聲色”。醫(yī)學家華佗在《中臟經(jīng)》中推出“療百疾延壽酒”,用以“烏發(fā)、駐顏”。距今1700年前,由晉代葛洪原著,梁代陶弘景增補的《肘后備急方》中,設《治面瘡肝黑發(fā)去身臭方》一章,乃是美容的專篇。
篇中搜集了內(nèi)服外治的方藥97首,其中有些方劑經(jīng)后世醫(yī)籍輾轉(zhuǎn)傳抄,流傳至今。如治面生黑鼾“以生杏仁去皮搗,以雞子白和,入夜洗面,干涂之,且以水洗之,立愈”。此方由《夕卜臺秘要》轉(zhuǎn)引,標題為“文仲療鼾黯方”。在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用白米英粉、胡粉、落葵子汁,經(jīng)過蒸曬,制成紫粉以敷面。晉代名醫(yī)皇甫謐則提出了許多有關針刺美容的方法,如在《針灸甲乙經(jīng)》中記載了針刺下廉穴治療顏不華癥;針刺曲池穴治療顏面干燥癥等等。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外科整形美容,我國至少要比西方國家早9個世紀。如《晉書》記載魏詠之其人,生而缺唇,18歲時,大夫給他做了兔唇修補術,后來官居晉朝宰相之職??梢韵胂螅敃r兔唇修補水平是比較高的。成書于公元610年的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對不少面部皮膚病的病因病機做了分析,如“人面皮上或有如烏麻,或如雀卵上之色是也。此由風邪客于皮膚,痰飲漬于臟腑,故生庚千黑黽”。南朝妃子用雞蛋、丹砂制成“張貴妃面膏”來保護容貌,用此膏敷于面后,可使面白如玉,光澤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