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三:海鮮賣的全是水
說起現(xiàn)在餐館賣海鮮短斤缺兩的問題,石萬榮和王志都直言不諱:一般來說,買一斤能給夠八兩就不錯了。有些不地道的餐館,說是一斤其實也就五六兩。
“一般人覺得海鮮利潤高,其實并非如此。”石萬榮告訴記者,酒樓賣388元一斤的龍蝦,很可能進貨價就要200多元,再加上租金和人工成本,賣388都未必有得賺,所以只能在秤上做文章。“300多一斤的龍蝦,短一兩就是30多,而且,這部分可都是純利潤。”
海鮮賣的全是水
宴請時點海鮮是為了檔次,一般人也不好意思計較分量,而餐館就是抓住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才敢堂而皇之地短斤缺兩。自家人如果想吃海鮮,可以點按個收費的,比如扇貝、大蝦等,價錢比較透明。
如果有條件,還是自己買回家做比較好,畢竟去水產(chǎn)批發(fā)市場可以挑到鮮活的,而且可以自己帶個彈簧秤,保證分量。
秘密四:“秀色”并不“可餐”
自己在家炒肉時,無論廚藝多好,牛肉炒后就是褐色的,豬里脊就是灰白色的。這是因為,加熱后,肉中的“血紅素”被氧化,就會變成褐色或淺灰褐色。可為什么一些餐館中的肉菜顏色鮮艷呢?
據(jù)了解,許多餐館中的肉使用了發(fā)色劑亞硝酸鹽。根據(jù)國家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亞硝酸鹽可用于火腿腸等熟食制品中,但對于餐館用來炒菜并沒有限制。因此,餐館在炒肉菜前,會對肉制品“潤色”,這樣炒出來的肉質(zhì)鮮嫩,顏色也很好看。
有一些餐館制作的“三黃雞”也會加入色素,讓肉看起來更黃。還有一些涼菜,像海帶、海白菜、貢菜等,也是加了相應(yīng)的合成色素,看上去更加新鮮漂亮。
專家支招
廚師做出的菜可能比你做的好吃,但食物的顏色是我們無法改變。
如果你點的菜肴過于鮮亮,那就很可能是“化妝”過的?,F(xiàn)在很多菜譜都帶圖片,那些看起來過于鮮艷的菜,還是少點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