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
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癥狀診斷
一、癥狀
1、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VP)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雙下肢運動障礙。
典型癥狀為“磁性足反應”(起步極其困難),但活動中行走近乎正常或呈短小步態(tài)。無急性腦卒中史或神經影像學改變者,臨床表現(xiàn)類似老年性步態(tài)障礙。常伴錐體束征和癡呆。
2、從VP的起始癥狀至長期的病程中所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其特征與PD仍有所區(qū)別。
帕金森病(PD)的非對稱性強直性肌張力增高、頻繁的靜止性震顫、對抗PD的藥物有良好的反映以及缺乏錐體束征等,可與VP相區(qū)別。
Yamanouchi對24例典型的VP和30例PD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了對比研究,作為初始癥狀,靜止性震顫在VP組患者僅有l(wèi)例(4%),而在PD組患者中有14例(47%),兩者有極顯著差異(P<0.001)。隨著病程的進展,4例VP患者出現(xiàn)了震顫(17%),其中3例為靜止性,22例PD患者出現(xiàn)了震顫(73%),其中20例為靜止性震顫(P<0.01)。在VP和PD患者中,強直性肌張力增高、非對稱性肌強直、癡呆差異均顯著。此外,VP患者半數(shù)以上出現(xiàn)錐體束征、假性延髓性麻痹。
3、經病理證實的VP患者,其主要臨床特點有:
①起病可急可緩,可隱匿起病;亦可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
②多無靜止性震顫;
③強直性肌張力增高;
④非對稱性肢體強直;
⑤動作緩慢;
⑥步態(tài)慌張;
⑦表情呆板,呈“面具臉”;
⑧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出現(xiàn)錐體束征、假性延髓性麻痹;
⑨VP患者亦出現(xiàn)癡呆;
⑩VP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自發(fā)緩解。
二、診斷
在臨床上區(qū)分VP和PD時,應仔細對各自癥狀進行分析,同時還應從癥狀以外的各個方面加以綜合判斷。
1.基本依據
對VP的臨床診斷,應從病史、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藥物療效評價等進行綜合分析,同時還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以及排除VP和PD同時存在的病例?,F(xiàn)已證實PD病可并發(fā)腦梗死,尤其紋狀體的腔隙梗死。雖然有些PD患者基底核和大腦白質有血管性損害,但是所有的損害都比較輕微。
自MRI應用于臨床以來,在診斷VP方面有重要的臨床價值。Zijlmans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不論是急性起病還是隱匿性起病的VP患者,其皮質下白質或灰質病灶的體積明顯大于PD組或高血壓組患者,可以把腦組織體積的損害程度以O.6%作為一個臨界點,VP患者皮質下白質或灰質的病灶體積常超過腦組織體積的0.6%,同時,臨床上隱匿起病的VP患者,其血管的損害主要是彌漫的位于分水嶺區(qū),而急性起病的VP患者的血管的損害主要位于皮質下的灰質(紋狀體、蒼白球、丘腦)。不論哪一類VP患者,其黑質均無任何變化。
2.診斷標準
根據以上所述,VP的臨床診斷指標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病史:大多數(shù)VP患者有高血壓史、糖尿病史、或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史。
(2)卒中病史:不少患者發(fā)病前有反復發(fā)作的卒中病史。
(3)癥狀和體征:除有肌張力強直性增高,非對稱性肢體強直、慌張步態(tài)、表情呆滯、癡呆等帕金森綜合征癥狀和體征外,患者無靜止性震顫出現(xiàn)。并經常伴有錐體束征,假性延髓性麻痹。
(4)影像學檢查:頭顱MRI顯示皮質或白質有血管性損害,如腔隙性梗死等。主要位于分水嶺區(qū)、基底核等處。
(5)左旋多巴治療效果不佳。
(6)臨床上VP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可有自發(fā)的緩解現(xiàn)象。
(7)應排除藥物、毒物、外傷、感染、腦積水以及一些變性疾病所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
(8)應排除帕金森病以及PD和VP并存的病例。
根據以上幾點,臨床上可以診斷為VP,但最后確診仍需病理學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