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對于患者來說是比較嚴重的一件事情,這意味著身體機能已經開始退化,如果不能及時的救治回來,很有可能會有比較嚴重的后果出現(xiàn),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肌肉萎縮的治療方法介紹。
肌肉萎縮的專業(yè)治療導航地圖
(一)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措施
肌萎縮患者由于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并發(fā)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延髓麻痹癥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肌萎縮患者除請醫(y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fā)展。
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
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yǎng)、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yǎng)及水電解質平衡。
3、勞逸結合。忌強行性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4、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肌萎縮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并發(fā)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二)肌肉萎縮的中醫(yī)治療
現(xiàn)代醫(yī)學的多發(fā)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癥、肌萎縮、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周期性麻痹、肌營養(yǎng)不良癥、癔病性癱瘓和表現(xiàn)為軟癱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后遺癥等,均屬于“痿證”的范圍,“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
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臨床上以兩足痿軟、不能隨意運動者較多見,故有“痿辟”之稱。
由運動神經元病、全身營養(yǎng)障礙、廢用、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遺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變態(tài)反應等多種原因均可引起肌無力、肌肉萎縮等。
(三)肌肉萎縮的調護
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調暢肢體氣血,恢復肢體功能活動是痿證調護的關鍵。肢體活動功能訓練可采用主動練功和被動練功兩種,從內容上可有傳統(tǒng)體育訓練、生活作業(yè)訓練等不同。若肢體瘦削枯萎,運動無力,不能步履,臥床階段可采用臥位被動練功,隨時變換姿勢,防止“畸型”發(fā)生。
繼則采取主動練功訓練,如坐位,立位和步行練功。根據(jù)病情,可選用相應的導引、按摩、氣功以及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tǒng)體育鍛煉方法。生活作業(yè)方法更為實用易學。若上肢活動障礙者,采用寫字、投擲、接球、彈琴、編織、撥算盤等,若下肢活動受限者,采用踏三輪車、縫紉等作業(yè)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