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shù)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預防并糾正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供給充足營養(yǎng),改善營養(yǎng)狀況。避免機械性及化學性刺激,使腸道得到適當休息,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復。
一、急性腹瀉治療
1、急性期禁食:急性水瀉期需暫時禁食,使腸道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2、清淡流質飲食:不需禁食者,發(fā)病初宜給清淡流質飲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湯、薄面湯等,以咸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產(chǎn)氣的流質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服牛奶后常加重腹瀉。
3、根據(jù)病情調整飲食:排便次數(shù)減少,癥狀緩解后改為低脂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大米粥、藕粉、爛面條、面片等。
4、飲食選擇:腹瀉基本停止后,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飲食或軟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條、粥、饅頭、爛米飯、瘦肉泥等。仍應適當限制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漸過渡到普食。
5、補充維生素:注意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補充,如鮮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湯等。
6、飲食禁忌:禁酒,忌肥肉,堅硬及含粗纖維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
二、慢性腹瀉飲食治療
1、低脂少渣飲食:每天脂肪40g左右,過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腸道負擔,刺激胃腸蠕動加重腹瀉。故植物油也應限制,并注意烹調方法,以蒸、煮、氽、燴、燒等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雞、蝦、魚、豆制品等。注意少渣,粗纖維多的食物能刺激腸蠕動,使腹瀉加重,當腹瀉次數(shù)多時最好暫時不吃或盡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給予鮮果汁、番茄汁以補充維生素;少渣飲食可減少腸蠕動、減輕腹瀉,故宜進食細掛面、粥、爛飯等。
2.、高蛋白高熱能:慢性腹瀉病程長,常反復發(fā)作,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體內(nèi)貯存的熱能消耗。為改善營養(yǎng)狀況,應給予高蛋白高熱能飲食,并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增加過快,營養(yǎng)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腸道負擔。
3、禁忌食物:如粗糧、生冷瓜果、冷拌萊等,含粗纖維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堅硬不易消化的肉類如火腿、香腸、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點心等高脂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