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導管是胎兒時期與母體進行血液交換的重要通道,幼兒出生后應自動封閉,如果到出生后的第一年仍持續(xù)開放,則會產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稱為動脈導管未閉。動脈導管未閉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5%左右,病人一經診斷為動脈導管未閉,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并發(fā)癥外,均應盡快接受公道、有效的治療方法。
動脈導管未閉較輕的病人早期可無明顯的癥狀,與正常兒童無異;如果病情較重,則會發(fā)生呼吸困難、心悸、胸悶、乏力、多汗、經常感冒發(fā)熱、喂養(yǎng)困難以及發(fā)育遲緩等現(xiàn)象,如不及時治療,后期可引發(fā)心力衰竭和心臟發(fā)育不良,甚至發(fā)生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高壓被稱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癥,嚴重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進展。動脈導管未閉屬于比較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種類,一般只要及時、公道的治療,病人都能盡快康復,但動脈導管未閉病人輕易感染肺炎、細菌性心內膜炎,經常引發(fā)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危險性較大,病人及家人平時一定要多加注意、看護。
動脈導管未閉的治療方法詳細熟悉,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內容
動脈導管未閉病情診察明確后,如無禁忌癥,應擇機施行手術,中斷導管處血流。 近年來,對早產兒因動脈導管未閉引起呼吸窘迫綜合征者,亦多主張手術治療,而較少采用促導管閉合藥物(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消炎痛)治療,因后者用藥劑量難以把握,量少作用不明顯,量大則有副反應,或停藥后導管復通。近十多年來,由德、日等國少數(shù)醫(yī)帥先采用一種經靜脈和動脈聯(lián)合插管法,由導絲自股動脈引入-Teflon海綿栓子,塞入動脈導管內將其塞閉。因限用于動脈導管腔徑較細者,且每有操縱失敗或引起血管副損傷,故未能推廣應用。
動脈導管閉合手術,一般在學齡前施行為宜,即病人1-5歲之間。如分流量較大、動脈導管未閉的癥狀現(xiàn)象比較嚴重,則應提早手術。年齡過大、發(fā)生肺動脈高壓后,手術危險性增大,且療效差?;技毦詣用}內膜炎時,暫緩手術,但若藥物控制感染不力,仍應爭取手術,術后繼續(xù)藥療,感染常很快得以控制。
動脈導管未閉手術治療相對較簡單,一般采用左胸外側切口,對動脈導管進行結扎或切斷縫合,由于手術不會用到體外循環(huán),因此是在心臟不停跳下完成手術,所以并發(fā)癥少,恢復亦快。一些因粗大動脈導管而引起的反復肺炎、發(fā)生嚴重心衰的病人術后能夠很好的控制病情,一起治好肺炎、心衰及動脈導管未閉。
總之,動脈導管未閉的治療方法準則是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治療年齡在1-5歲之間為宜。早期治療不僅能夠有效控制病人經常感冒發(fā)熱、發(fā)育遲緩等的癥狀現(xiàn)象,而且術后也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病人恢復較快、較好,能夠盡快像正凡人一樣生活、學習。